“孝心村”里故事多
2017-07-17 00:00:00作者:史新颖来源:阜阳日报(2017.7.17)



   咱们一起来跳舞,愉悦身心生活美。

    在颍东区老庙镇,李土桥村被称为“孝心村”。近年来,以广场舞为平台传播孝道文化,让李土桥村的孝道文化如春风化雨,深得人心,村风民风悄然发生变化:婆媳不和的现象少了,孝老敬亲的好事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孤寡老人不再孤单,文化娱乐活动带来快乐……日前,记者来到李土桥,听一听、看一看这里的孝道文化和娱乐生活新鲜事。

                            大妈爱跳广场舞

    上午11点多,记者走进李土桥村稍显简易的广场舞“大院”时,就立即被一种久违的热情所包围了。“快来喝瓶水”、“快来,坐到风扇下凉快一会”……刚走进“大院”门口,在此等候的几十位农村大妈就热情地上前打着招呼。就这样,记者被簇拥着“安排”到大院的圆凳上落座,从一张张舒展的笑脸上可以看出,她们的小日子过得不错。
    坐下后,记者大致观察了一下周围 的环境:院落干净,不算太大,可容下三四十个人,地上放置着一台户外广场舞音响设备,旁边摆着一件矿泉水。看得出来,这里就是广场舞大妈们常来的聚集之处了。
    “李土桥村的农民文化广场目前正在招标呢。听说区里投资40万元,为村里建一个占地40亩的高标准文化广场。”看记者有些疑惑,今年74岁的范成义解释说,“用不了多久,我们跳广场舞就有正规的场地了。别看咱们现在的场地没有那么‘高大上’,可这几年,广场舞不仅成了村里妇女最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还成了大家互帮互助、学习传承孝道文化的平台。”
    范成义告诉记者,每天舞蹈开始前,成员们都主动打扫好场地,音响、矿泉水等都是舞蹈队成员义务提供的。利用大家休息的时间,我给大家讲一些传统的孝道文化。

                           孝道文化润心田

    借助广场舞的平台,传播孝道文化是范成义的主意。范成义是李土桥村马庄小学的退休校长,也是村舞蹈队的发起者。2016年,颍东区组织代表到河北威县孙家寨等全国孝道文化建设先进村学习考察,范成义就是其中的一位。 
    学习回来后,范成义感触很深。他寻思,别的地方能传播孝道文化,李土桥村肯定也行,何不利用大家跳广场舞聚在一起的机会,给大家上上课呢。
    说做就做。从2016年6月开始,从学校讲台上退下来的范成义,重新登上新讲台,李土桥村的孝道文化课堂开讲了。“我们的课堂没那么严肃,就是在大家跳舞跳累了,休息的时间,给大家讲一段传统的孝道文化。”范成义说。
    范成义喜欢讲,讲得仔细,村民们听着有趣,听得认真。渐渐地,广场舞孝道文化课堂成了李土桥村传播孝文化,加强孝道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传统文化,有些词汇晦涩难懂,村民能听懂吗?”记者问。“《弟子规》内容简单易懂,是我常用的教材;如果大家听不懂,就拿生活里的小事举例,比如,邻里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平常过日子怎样尊老爱幼等,都是生活里的小事。”范成义说。
    范成义在课堂上讲的孝道名言名句,村民王丽萍并没记下多少,但怎么孝敬公婆她记在了心里。今年一前一后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她给公婆开起了小灶,还带着他们到集上买了新衣服,村里人夸她孝顺。王丽萍说,范老师说了,婆婆也是妈,公公也是爸,都应该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孝敬。

                            愉悦身心老来乐

    这两年,李土桥村喜欢跳广场舞的妇女越来越多,来听课的老老少少也越来越多,乡村文化带动之下,不少孤寡老人也走出了家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找到了精神寄托。
    今年84岁的李献勋,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在阜城工作,因为在城里住不惯,李献勋坚持一个人在村里生活,尽管儿子孝顺,但不能每天在身边陪伴,平日里,李献勋的生活难免有些孤单。自从村里组建了舞蹈队,李献勋的娱乐生活也有了好去处,平时看看大家跳舞,听听他们唱歌,学学传统文化,有时心情好了,还给大家唱上一段《红灯记》,看到大家给自己鼓掌,心里别提多美了。
    每当夕阳落下,老老少少就不约而同聚在一起,李土桥村的广场舞大院就热闹起来,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节奏,热闹的场景,生动的画面,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本报记者 朱艳明 通讯员 任克友/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 通讯员 卜光辉/摄

上一页:颍东整合3亿余元涉农资金扶贫 下一页:颍东66万余元扶持生猪养殖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