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企业活了 农民就业近了——记颍东区杨楼孜镇王屯民族居姬菇特色产业助农
2021-01-26 16:03:41作者:马伟 孙玲玲来源:区委宣传部 区扶贫局

1月26日,雾霾散尽,暖阳初现位于颍东区杨楼孜镇王屯民族居的村民们此时正迎着冬日的霞光,在大棚里忙忙碌碌着欢声笑语不时在人群中传递,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短短几个月,我们现在就有七个食用菌大棚都投入使用啦,而且产量都不错,销售有渠道,经济效益也很好,真是太好了!”阜阳市颍东区杨楼孜镇王屯民族居党总支书记汤汉周高兴地说。

汤汉周口中的食用菌就是当地的特色姬菇,是王屯民族居利用集体经济发展的村级特色支柱产业。据悉,姬菇是日常食用菌中的一种,无论是素炒还是做成荤菜及做汤,都十分鲜嫩诱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类最佳饮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中国食用菌协会也力推国民膳食营养“一荤一素一菇”的合理饮食机构。可见这小小的姬菇蕴藏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谈起姬菇的种植,汤汉周深有感慨,一路走来真的是很不容易!据他介绍,王屯民族居委会共有11个自然庄,总人口6228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408户1434人,系国家标准贫困村。如何带领广大乡亲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摆在王屯民族居委会党总支面前一个迫切的问题。

       “穷则思变”,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汤汉周听说本村的陈强在外地种植姬菇,效益不错,于是他主动联系陈强,想把该项技术引进本村,没有想到陈强正有回乡创业的打算。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进行姬菇的种植,作为村办企业,需要村集体经济支持,可是大家对姬菇并不了解,对这个项目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的情绪。汤文周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村两委不理解,认为有风险,我就让陈强每周二参加会议,介绍姬菇的效益,保证技术的支撑。”在汤汉周的不懈努力下,姬菇种植项目获得了村两委认可。

2019年,区扶贫局拨付69.94万元资金兴建姬菇种植大棚,建成后,王屯民族居经过两委集体研究,出资25万元与阜阳市金土公司合作经营,按比例占股51%。2020年7月,王屯民族居委会种植的姬菇正式开始生产,7个大棚全部投入使用,合计5万包食用菌包,每个菌包5斤重,新鲜姬菇市场批发价格每斤3元左右,盐渍精品包装姬菇每箱68元,保质期可达3年。

技术有了,产量有了,销售怎么办?汤汉周又思索起了姬菇的销路问题。王屯民族居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德新听说后,积极联系城郊中学、阜阳十中、阜阳十一中等学校购买姬菇,同时因为比平常的平菇味道好,姬菇目前已经销往合肥、芜湖、蚌埠等城市。

“一是由居委会派驻工作人员参与原料购买、产品出售等生产经营环节;二是每周由合作方及参与经营人员向居委会汇报经营情况;三是聘请会计公司专业会计,详细记录经营来往账目。这样我们就做到心中有数了。”谈到管理时,汤汉周这样说道。

“我是一个贫困户,平时身体也不太好,干不了重活,在这大棚里采摘姬菇,离我家很近,一年增加了不少收入,真的很不错!”正在采摘姬菇的当地一位姓张的村民高兴的说。

截至目前,姬菇产业带动农户就业八十多人,年增加收入人均2000元左右,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贫困户,为王屯居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2020年王屯民族居食用菌大棚姬菇总产量达22.5万斤,实现年收入六七十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二三十万元,“这些收入的40%用于劳务支出,支持扶贫户随干随结;20%用于扶贫济困和奖励先进,剩余投入村集体经济再发展。”杨楼孜镇副镇长、扶贫办主任王森介绍到。

“2021年我们会扩大生产,把11个棚全部生产姬菇,同时对原来的7个大棚进行改造,做到一棚两用,在现有基础上做一层架子,使一层变两层,经济效益加倍,同时与商超对接,扩大姬菇销量,我们将抓住融入长三角的大好时机,争取把我们的产品做大做强,切实提高集体经济收入,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汤汉周信心满满。

       春节将至姬菇市场需求旺盛。王屯民族居坐等八方客商来,一辆辆运货车辆来来往往,运走的是丰收的果实,换来的乡亲们美好的生活。如今姬菇产业正在带动着该村走上乡村振兴富裕之路,必将成为该村产业发展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上一页:冉庙乡持续推进“感恩共产党 奋进新时代”脱贫攻.. 下一页:冉庙乡开展“感恩共产党 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