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2020-03-31 11:18:01作者:余璐璐来源:区文明办


乡风文明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近年来,颍东区坚持运用教育、示范、引领、培育等措施,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事业不断进步。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一方面,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实现村民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乡村综合治理能力。目前,颍东区12个乡镇(街道)117个村(居、社区)均建立了“一约四会”制度,实现了行政村的全覆盖。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各乡镇、村(居)充分利用“一约四会”优势,通过宣传车、村村通广播、微信、QQ群等线上线下形式宣传防控知识,使婚宴不办、丧事简办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不聚众、不出门、戴口罩成为村民的“新公约”。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与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兴盛工作同步推进。大力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创建评选活动,目前,全区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6526户,区级文明村镇27个,计划2020年底区级文明村镇数量达到50%以上,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自然成为风景。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以老庙镇李土桥孝心村为示范,打造弘扬优秀传统、助力乡风文明的样板。老庙镇李土桥村以传统孝善文化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倡导孝老爱亲、淳朴乡风民风的各类活动,发起人范成义是一名76岁老共产党员的退休教师,范成义在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志愿者的支持下,成立村级老年协会,利用爱心企业捐赠资金流转土地40亩,种植蔬菜等作物,获得的收益则用于平时志愿活动开支,有效的解决了活动经费的开支问题。每年春节期间,范成义都会组织志愿者为村里老人送上炸丸子、麻叶等特色年货;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村里开办“饺子宴”,邀请年满65岁以上的老人聚在村老年协会广场上,学文化、话家常、叙亲情、吃饺子、看大戏,活动现场,志愿者还为老人理发、义诊。此外,村里依托老年协会,开办国学讲堂和孝道文化培训大会,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有一位20多年的老上访户胡夺中在“孝心村”参加完活动后,思想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彻底摒弃无理上访、闹访的行为,还成了村里乡风文明建设宣传的热心人。人民网、搜狐网、澎湃新闻等媒体都对范成义和“孝心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宣传。2019年,范成义还动员成立了李土桥村老年志愿服务队,结合村情,定制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该志愿服务队在2020年疫情防疫期间,踊跃捐款捐物,每天为村里5个执勤点上10多个值班人员送去饭菜,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是坚持淳化乡风。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儿媳好公婆”等活动,共评选出“最美家庭”168户、“好儿媳好公婆”3400余人,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丰富农村学生课外文化生活、提升农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优势,结合“三会一课”、“科技下乡”、理论知识宣讲等,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和技能培训,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升农民文明素质。

四是坚持典型培树。以“身边好人”评选为抓手,扎实推进以村级好人评选、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截止2019年底,颍东区累计荣获“中国好人”11人、“安徽好人”及提名11人、“阜阳好人”87人、“颍东好人”153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2人、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11人、区级道德模范及提名55人。通过建立乡贤文化馆、家风家训示范街、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文化长廊,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动员“身边好人”参与村级志愿服务活动,让“身边好人”融入村民生活,促成26位村级“好人”与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带动185位村民与困难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

上一页:颍东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风采展示 下一页:文明服务暖人心 共克时艰战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