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日报|好日子溢满花香
2020-07-06 09:38:46来源:阜阳日报(2020.7.4)


本报记者 杨静文 文/摄

  摆正花盆,套上包装,放入纸箱,不大会儿,一箱长寿花打包完毕。这类活计,69岁的杨福贤做起来轻车熟路。
  室外烈日炎炎,颍东区新华街道吕寨村紫青农业恒温玻璃大棚内,温度宜人,花香四溢。“这批花是发往上海的,装完这一箱,上午的活就干完了。”和记者搭着话,杨福贤手里的活也没搁下。
  老伴患有脑血栓,需要长期服药,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母亲要照顾,前些年,杨福贤家的日子不好过,戴上了贫帽。
  年龄偏大,无一技之长,离家远、费力气的活干不了,想自食其力,杨福贤的脱贫路在哪?
  2014年,绿色生态农业项目——阜阳紫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驻,托起了包括杨福贤在内的当地百余家庭的增收希望。
  “从基地建大棚开始,俺就在这里打零工了,一天干8个小时,能拿70块钱。”家里土地流转了出去,老伴情况好转,偶尔也会到基地帮忙,杨福贤老两口月收入3000多元,加上土地租金和项目分红,年收入近4万元,2018年顺利脱贫。
  浇花、施肥、打包装箱……在陈晓哲承包的两个长寿花大棚里,旺季用工20多人,像老杨一样年龄偏大的贫困户有15人。
  “我是被朋友介绍到紫青农业产业园的,这里现代化设施齐全,有四季恒温大棚、可移动式苗床,操作简单,环境适宜。”返乡创业的陈晓哲种植长寿花4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年营业额达600万元。
  在紫青农业产业园,像陈晓哲这样吸纳贫困户就业的种植户有十多个。
  脱贫产业红红火火,发展有热气、有底气,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花卉面临滞销困境。对于吕寨村来说,花卉产业发展不仅关系企业自身,更事关贫困户的好日子。
  颍东区相关部门得知情况后,采取内销与外售相结合方式,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帮助园区发布花卉销售消息,扩大销售渠道。短短几天,销售花卉3万盆,挽回经济损失近20万元。
  “我们园区所在的吕寨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紫青农业负责人潘志超介绍,建园之初,他们运用扶贫小额贷款模式,动员新华街道、插花镇辖区13个行政村212名贫困户,每户入股4-5万元,筹集资金1000万元,建设1.2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租赁给企业经营管理,租金70万元,专项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
  与此同时,紫青农业争取颍东区农业农村局特色种养业项目资金450万元,为750名贫困户每人每年分红480元。此外,吕寨村入股300万元,用于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6.7万元,专项用于精准扶贫。
  “花卉产业用工劳动强度不大,很适合50到70岁的贫困户。目前,园区吸纳长期务工贫困户30余人,不定期务工人员近百人。除了提供就业岗位,自2018年起,我们还为30名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户,每人每年帮扶2000元。”潘志超说,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今后通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上一页:阜阳日报|市领导参加指导各县市区委常委会中央脱.. 下一页:阜阳日报|500万尾鱼苗放流茨淮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