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日报|鹿广军:办好事关群众的每件事
2020-07-17 09:32:49来源:阜阳日报(2020.7.17)

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武艳 文/摄
  “鹿书记,中午在俺家吃面条吧。”连续阴雨天后,颍东区新乌江镇李土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鹿广军来到村民辛瑞华家中,看看房屋有没有漏雨。临走时,73岁的辛瑞华拉着他的胳膊,热情地挽留。
  辛瑞华一家曾被列入贫困户,她和老伴的“心头病”在孙子身上。“儿子偏瘫,儿媳妇远走,孙子平时要么在家睡觉,要么玩手机,就是不学手艺。”辛瑞华说。
  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鹿广军了解到了老两口最揪心的事。那段时间,他一方面多次上门与老人孙子沟通、交流,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联系阜阳技师学院,为他争取学习机会。
  在鹿广军的帮助下,老人孙子成为阜阳技师学院汽车美容专业的一名学生。看到孙子进校学艺,愁眉苦脸的辛瑞华终于露出了笑容。
  2014年,市教育局电化教育副馆长鹿广军作为省第六批选派帮扶干部来到李土楼村驻村扶贫;2017年期满后,他选择继续留任;2019年,全村102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的6.66万元增长到55.49万元。如今,走在李土楼村,几乎所有村民都认得鹿广军,贫困户见到他更加亲切。
  “鹿书记,别走了,俺们舍不得你。”76岁的李克志记得,他以老党员的身份参加过鹿广军组织的群众评议,“谁评上贫困户,不是某个村干部说了算,而是由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选出。村干部一碗水端平,群众就信任你。”
  为把扶贫对象搞准、贫困情况搞清,鹿广军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走进各村组,访群众、问需求,听取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监督民主评议。“在贫困户的认定上,我们全部实行票决,坚决杜绝优亲厚友现象。对拟核减、新增及预脱贫户进行公示,对入选的贫困户开展二次走访,切实做到认定精准、数椐精准。”鹿广军说。
  贫困户评出来后,就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找准致贫原因,对症下药,让政策真正到户到人、落地生根。
  48岁的贫困户李士金曾是村里的老大难——不愿意劳动,没有经济收入,最大的追求就是安于现状。周边群众都说,他贫困的原因就一个字——懒。鹿广军多次找到李士金,为他介绍工作,可他总是摆摆手。
  后来,鹿广军转变了工作方式。他在李士金家门口开了一个小型群众座谈会,给大家讲扶贫政策,讲脱贫致富故事,明里暗里引导李士金要自食其力。
  李士金终于转变了思想,走上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每天打扫卫生、给绿化苗木浇水,月收入640元。以前等靠要的懒汉,终于自给自足了。
  产业扶贫是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的有效途径。李土楼村有种植红薯、加工粉丝的传统,鹿广军和村“两委”人员据此制定发展规划,谋划村产业经济,并多方争取65万元资金入股村里两家粉丝加工合作社。
  近五年,李土楼粉丝合作社通过订单回收模式带动群众种植红薯2000多亩,亩均增收800元。合作社每年还给村集体分红,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长。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让下一代学到实实在在的本领,帮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确保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掉队。
  驻村五年多,鹿广军先后协调各级支持村里的华寨小学100多万元,用于建设综合教学楼等;联系市少年宫、铁路学校,给孩子们募捐110个书包和200多册图书;协调市教科所、市电教馆和铁路学校送教下乡,邀请名师上示范课,帮助华寨小学提升办学质量……
  2014年,鹿广军初到李土楼村时,他的孩子在上初中;2017年,他选择留任时,孩子上了高中;如今,孩子已步入大学。他错过了自己孩子的中考、高考、上大学等许多人生大事,却尽全力办好了李土楼村群众期待的每件“小事”。
  “无论到哪,也别忘了当初为何出发。”2018年,全市脱贫攻坚“两美两优”评选中,鹿广军被评为“最美帮扶责任人”。他说:“共产党员带着群众脱贫致富,这是最美好的事。”

上一页:阜阳热线|感受阜阳厚重历史,程文炳宅院发挥爱国.. 下一页:阜阳日报|颍东多举措保障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