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阜阳市颍东区河东街道以“党建+安全”深度融合为基,通过构建六道坚实防线,全方位筑牢电动车消防安全隐患的“防火墙”,确保居民生活安全有序。
构建宣传防线,安全意识入人心。该街道“线上+线下”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朋友圈等多渠道广泛传播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线下则利用宣传栏、宣传单页、小喇叭等,深入社区、楼道进行面对面宣传,确保信息覆盖到每一位居民。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引导大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构建物业防线,责任压实不落空。对有物业的小区压实物业服务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培训和指导,明确其在电动自行车管理中的职责和要求。通过签订责任书、定期检查考核等方式,确保物业服务企业能够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带来的安全隐患。
构建联合防线,隐患排查无死角。街道“大安全”办公室联合派出所、消防队以及各社区“红管家”等力量,不间断深入各小区开展消防安全排查和电动车飞线充电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在傍晚居民下班回家后的高峰时段,加大排查力度,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通过电梯入户、楼道内停放充电、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消防安全。
构建民声防线,群防群治显成效。针对居民通过市长热线、两有三解等平台反馈的相关问题,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并回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共同消除电动自行车相关隐患,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与群众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共同构建起民声防线。
构建技术防线,智能防控护安全。积极推广使用智能充电桩、安装电梯阻车系统等,从技术层面有效防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和违规充电行为的发生。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构建起一道坚实的技术防线。
构建制度防线,长效机制保平安。为确保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分工、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等。同时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措施,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