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村口板凳会”架起干群“连心桥”
2024-06-26 16:01:39作者:李克难 邓瑞琪来源:区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颍东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举措,探索推行“村口板凳会”活动,搭建“干部说、群众听”和“群众说、干部办”双向沟通桥梁,实现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截至6月初,颍东区“村口板凳会”已开展752场次,收集诉求485个,已解决269个。

明确三个导向,“板凳会”助推干群桥梁更接地气。“村口板凳会”不在正式的会议室,互动式交流让活动更贴群众、更显温度。颍东区明确不拘形式的工作主基调,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联合召开“村口板凳会”专题调度会,为工作开展指路领航、把脉定向。明确活动不限时间、地点,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的原则,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地方设立活动点;明确群众参与的工作主旋律。通过微信群、小喇叭提前公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度、参与率。

通过与群众聊天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谈心、零距离交流,让群众全程参与、畅所欲言,有地说话、有处讲理、有人办事,切实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明确领导带头的工作主心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四下基层”工作要求,带头深入基层,带头宣讲政策,带头倾听民意,带头开展调研,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一线督导问题解决。

做好三个结合,“板凳会”助推干群桥梁更贴实际。颍东区将“村口板凳会”活动与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不仅减轻基层负担,还推动各项工作互补互促、走深走实。

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发动老党员、“红管家”网格员利用“村口板凳会”开展微党课宣讲,把“固定讲堂”变为“流动课堂”,通过接地气的语言、唠家常式的讨论,将党的新思想、新政策送到党员身边、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与平安建设相结合。主动邀请包片民警参与活动,开展全方位的法治引导宣传教育,重点宣讲防范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以及防骗意识,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与村级发展相结合。引导群众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收集群众对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问计于民。

聚焦三个转变,“板凳会”助推干群桥梁更暖人心。颍东区聚焦纾难解困、注重实效,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尽心竭力为民解难事。变“被动”为“主动”,减轻群众负担。“村口板凳会”开在村组、开在一线,就近联系群众、融入群众、依靠群众,主动收集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诉求,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反映、解决问题,有效减轻了群众一个问题反复跑、多次跑的负担。

变“多头多线”为“一网统办”,提升解题效率。加强问题整合,将“村口板凳会”与12345服务热线、网友留言等民意收集渠道一同纳入“民生呼应”工作载体,通过诉求整合,精准职责划分,提高办事效率,助推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

变“心结”为“心解”,提升服务质效。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将问题办结情况及时在“村口板凳会”上通报,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有效提升群众信任感、满意度。 


上一页:颍东区水利局开展城区赋权事项联合执法检查.. 下一页:育新小学:讲好党的故事 赓续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