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展示颍东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产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普惠、更专业、更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以来,颍东区司法局聚焦本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升级”,着力打造“东枫法语”系列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力求以“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全覆盖”迈向“高质效”。
驿站一体服务群众无忧
全市首家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司法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袁寨共话•东枫法语”法治驿站在颍东区袁寨镇成立,让居民群众不出家门就能解决法律问题。
推行“点单式”法律服务。定期安排顾问律师入驻坐班,群众可打电话“下单”预约,顾问律师“接单”后精准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法律服务。顾问律师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运用专业知识化解纠纷,为村(居)重大决策“切脉把关”。
“一体式”联动各方力量。整合基层社区干部、网格员、法律志愿者,吸收法律明白人、乡贤、人民调解员、“五老”人员等,拧成基层治理力量的“一股绳”,实现了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法律问题及时解决、民生诉求有效对接。
“一站式”受理群众问题。“法治驿站”内含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咨询等功能,构建起“法律援助+矛盾化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多功能复合型法律服务新阵地,成为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便捷通道”。
法治文化滋润乡村沃土
延伸基层法治文化建设触角,加速探索、培育乡村法治文化建设重要载体,组建全市首家法治文化工作室等,以“法治+N”三举措让法治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浸入群众心田。
组建“法荟东湖”文化工作室+走心融。将传统书画艺术与现代法治精神巧妙融合,发动本地文化艺术爱好者开展法治文化创作活动。2021年以来,位于颍东区新乌江镇的“法荟东湖•东枫法语”工作室开展法治文创活动12场次,创作作品200余件,作品展5场次,党员群众、师生参观达3000余人次,有效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书写“所长牌”法治春联+贴心送。新乌江司法所所长王立标的书法作品清新飘逸、刚劲有力。多年来在新春之际他挥毫泼墨,写出近1000幅寓意着美好祝愿和愿景的法治春联,走村入户送到村民手里,既增添了喜气祥和的新春气氛,又将法治文化传递到寻常百姓手中,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精耕“村口板凳会”法治阵地+倾情建。“八五”普法以来,新乌江司法所巧妙利用群众在公园(广场)围坐板凳聊家常的“饭后时光”,在各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近190次,受教育群众达5600余人次,让法治阵地成为素养提升的“新讲堂”。
今后,颍东区司法局将继续强“驿站”、深耕法治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行政效能,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法治文化纵深发展,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