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枣庄镇党委、政府把民生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改善农村环境,把农村变成了农民安居的乐园。
党的关怀暖人心
“我们一定要尽最大能力,把这些党和国家功臣照顾好,把为民办实事工程做实做细,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枣庄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刘光辉如是说。
2017年新春来临之际,枣庄镇党政领导分赴全镇9个村居260多个村民组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与47名退休干部、劳动模范、贫困户、五保户、“三老”人员等促膝谈心,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思想情况,每人送去了大米、面粉、食用油、棉衣棉被、慰问金等,并送上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枣庄镇党委、政府始终不忘老党员、老干部,慰问组先后去了钟山、朱臣良、王德友等老人家中,为他们每人送去慰问金,并鼓励老人们保重身体,继续发挥作用,积极参与美丽枣庄建设。老干部王德友有着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慰问组在老人家中,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在交谈中了解到,王老经常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对基层党建工作建言献策,担当起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智囊团”,同时带动身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这些老党员、老干部们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繁荣发展,曾为党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今他们已是耄耋之年,他们的优良革命传统值得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
拳拳感恩驻村人
“一年的相处,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住村不再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务。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住村就是把村当家,铁了心地为人民干好事,干实事。他们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非常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扶。”枣庄镇牛庙村支部书记田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李昊旻的感激之情。
回首这一年的驻村日子,不管是农田里、农户家、养殖场四处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李昊旻的身影,他为困难群众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送温暖、送文化,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盼,实实在在为民解烦忧,为困难群众带来了生机、活力和希望,群众早已把他当做自己的“娘家人”。
文化暖冬乐百姓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里新建了农民文化活动室,冬闲的时候,我们就凑在一起,跳跳广场舞、唱唱新曲子,还可以微信聊天、上网淘宝。现在的群众文化生活多丰富呀!”在牛庙新村文化活动中心领舞的育龄妇女李英高兴的说。连日来,牛庙村文化活动中心热闹非凡,前来学跳广场舞的妇女挤满了活动室,大姑娘、小媳妇们都穿着干练的运动鞋、休闲裤,伴着欢快的乐曲,迈着轻盈的脚步,陶冶情操、提升情趣。虽然天气寒冷,却挡不住村民舞蹈的热情,大家手拿花花绿绿的扇子,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舞动着,那一招一式,一点也不逊色于专业演员,让围观的人群都看得眼花缭乱......
近年来,枣庄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网络逐步完善,农家书屋、健身广场、文化大院的建成,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他们利用农闲时间,根据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自编自演反映农村新面貌、新变化的节目,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其中,调动了干群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大家尽情享受丰盛的冬日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