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推动2017年全区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颍东区教育局近日相继多措并举开展系列工作,进一步健全资助工作机构,加强资助人员队伍建设。
颍东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国家资助和地方扶贫资助项目共12项,涉及协调部门多、资助人数多、资金量多,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许多学校资助人员坚持不下来,经常出现专职人员变动,特别是乡镇中心学校经常换人,严重影响各项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为此,2017年春节前后颍东区教育局先后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调整充实教育局资助中心工作人员,改善办公条件。2016年底,教育局将学前教育资助、“双包”扶贫、地方政府教育扶贫资助工作纳入资助中心工作范围。任务增加了,同时人员配备大幅增加。由原来的3人编制增加到5人。调整出去1人,新增3人,并对资助人员的工作进行详细分工和培训。教育局迁入新址,在办公大楼一楼按照银行标准装修了100多平方米的资助中心办事大厅,在八楼还有两间80平方米的办公室和资料室,并添置了3台电脑、3台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二是出台了《颍东区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要求教育局和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保障资助办公条件和工作人员职称待遇。首次明确乡镇街道中心校参照高中阶段学校资助机构标准,明确资助工作负责人,具办人员。保障资助人员福利待遇和资助工作办公条道中心学校参照高中阶段学校资助机构保准,明确资助工作负责人、具办人员,保证学校资助人员福利待遇和办公条件,并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及队伍建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考核、乡镇民生工程考核和学校资助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三是开展集中培训。区教育局要求2月中旬全区各校资助机构及人员调整结束。2月底,开展全区集中上岗培训。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新资助人员对政策和业务较为熟练后,学校才能提交更换报告,确保学校资助人员稳定、熟练,同时要求全区学校实施学生资助人员离岗备案制度。
“打鱼先织网,割麦先磨镰”。只有保证资助办公条件,稳定资助人员队伍,资助人员充分熟悉各级各类资助政策和流程,才能充分保障各项资助工作顺利实施,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和地方扶贫资助政策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