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教育发展为核心,提前编制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申请,本着统筹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区政府统帅全局,区发改、教育、财政部门密切联动,逐校摸底排查现状及差额,科学编制学校建设方案,提前做好2017年“改薄”项目规划、勘探、设计、预算、招标等各环节的工作,切实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的基本需要。
二、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规范项目建设管理。一是制定《颍东区教育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颍东区教育工程项目监理管理办法》、《颍东区教育项目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管理程序及项目办、各中心学校、项目学校、施工单位、项目监理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按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完善并落实区发改、教育、财政等部门相关政策措施和协调机制,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立项、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三是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项目公开制,在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执行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坚持以责任落实为抓手,加大质量监督检查。一是全面落实“四位一体”。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学校全程监管、监理人员专业监督、质检局分项把关、教育局组织竣工验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工程质量。二是加强定期督查。项目学校成立项目管理三人小组,严格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进行考勤,根据考勤结果,严格按合同约定,扣除相应履约保证金,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建立“颍东项目管理微信群”,要求各项目学校和施工单位按时将施工现场图片、三人小组日志、正能量亮点及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及时发送至微信群,以便区政府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时效性。
四、坚持以师资建设为着眼点,持续提供人才支撑。吸引毕业生到偏远乡镇支教,持续在全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进一步拓宽教师来源渠道;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落实各项补助政策,改善教师福利待遇,进一步稳定师资队伍,有效缓解农村小学优质师资紧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