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有准头,脱贫有盼头。今年以来,颍东区进一步拓宽特色种养业扶贫政策,根据农村生产经营特点,因地制宜,优化出台多个扶贫项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主创业、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勤劳致富,增加收入,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土地入股 走出增收脱贫路
家住颍东区老庙镇马圩村的贫困户姬家合走的是土地入股脱贫之路,他把自家的土地入股到村里的愿梦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现在,出租一亩土地一年只有800元左右的收入。入股的话,就不一样了,不仅年年有分红,6年后每亩地还给俺1万元的租金,收入一下子翻了一番。”姬家合说,他经常去愿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莲藕基地打工,一天可以挣百十块钱。
如今,在愿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55户股东中,像姬家合一样的贫困户有35户,这些贫困户既能收取6年土地租金每亩1万元,又能拿到每年入股分红金2000—3000元,还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今年,愿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莲藕基地被列为颍东区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之一,同时将会获得相关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政策扶持 合作社与贫困户共赢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愿梦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北京有两个固定的批发市场,订单充足,销路不愁。今年,莲藕基地的脆藕亩产4000多斤,藕种产量约7000斤,藕种、土地、人工费等每亩约5000元。一般来说,脆藕的市场平均价2元多/斤,节假日期间效益更可观。”愿梦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姬家友说,得益于政府出台的特色种养业扶贫政策,盘活了贫困户手中的土地这个“固定资产”,加上财政部门“真金白银”撬动,600多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解决了前期土地租金垫付难题,为合作社的发展腾出了资金空间,赢得了发展先决条件,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局面,对合作社和贫困户来讲是一个共赢发展的局面。
“莲藕种植作为特色经济作物,符合区政府出台的特色种养业扶贫政策。”颍东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区财政扶贫资金将按照每亩1000元、最高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扶贫奖补政策的叠加效应再一次惠及到姬家合等35个贫困户身上,加快了他们脱贫致富进程。目前,全区共发放特色种植养殖扶贫补贴资金39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1500多户。
鼓励贫困户发展经济
此外,颍东区还鼓励支持发展庭院特色林业和特色养殖业,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项目可做,有资金扶持,靠勤劳致富。具体扶持政策是:贫困户在自家宅基地种植当年挂果的果木5棵以上(含5棵)的,区财政扶贫资金按照每棵50元、最高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苗木种植业方面,对种植各类苗木(不含果木)的贫困户,区财政扶贫资金按照每亩1000元、最高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畜禽养殖方面,扶持发展鹌鹑、鸳鸯等特色养殖业,区财政扶贫资金参照禽类养殖标准给予奖补;对养殖育肥生猪1头及以上的贫困户,按每头800元的标准奖补;贫困户养殖鸡、鸭、鹅、鸽、鹌鹑、鸳鸯等禽类20只以上,区财政扶贫资金按照鸡、鸭、鸽、鹌鹑、鸳鸯等禽类每只10元和鹅20元、最高不超过5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 通讯员 戚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