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有温度扶贫有准度
2018-01-22 00:00:00作者:史新颖来源:阜阳日报(2018.1.22)

    通讯员 戚武奇

    精准扶贫要瞄准靶心,根据不同贫困群体,量身定制扶贫措施。今年伊始,颍东区残联与区妇联联合行动,为在扶贫工厂上班的贫困就业残疾人,免费捐赠电动轮椅和电动四轮车,方便他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助力他们依靠劳动脱贫致富。这一扶贫举措直接扶到贫困就业残疾人的心坎上,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政策的温度”和“精准的准度”。
    寒冬时节,颍东区吴寨村傲力莱服装扶贫车间生产红火,产销两旺。在这里上班的有22个贫困户,其中贫困就业残疾人有6人,村民卜春芳和马宗芳就是其中的两位,他们每天拄着拐杖上下班很不方便。
    “平常的时候,拄着拐棍,走得慢一点,还能坚持来上班,一到下雨下雪就麻烦了,经常要摔跤,不能准时上班,公司虽然有照顾,但我们也感到不好意思。”马宗芳说,上班不能准时,缺勤多了,工资就拿得少,收入少了,脱贫就慢,干着急也没用。
    同村的卜春芳和马宗芳一样,也是腿脚不便,平常出行总离不开双拐。现在有了工作后,卜春芳积极性很高,想多挣点钱,早日脱贫致富。“以前,出不了门打工,也不能下地干活,一家人生活很困难,现在有了工作就想好好干,靠双手勤劳致富。”卜春芳说,上下班的路上,心一急就经常栽倒,让人很无助。
    了解这些情况后,颍东区残联与妇联联合行动,为贫困就业残疾人量身定制了扶贫政策,为在扶贫工厂上班的贫困就业残疾人,无偿捐赠了电动轮椅和电动四轮车,让他们坐上专用的“班车”上下班,既方便工作,也照顾了生活。
    现在,卜春芳和马宗芳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驶电动轮椅了,上班的出勤率高了,收入也提高了。他们感动地说,“每个月都能按时上下班,几乎不缺勤,工资也涨上来了”。两人打心里感到高兴。
    “目前,颍东区已为39名贫困就业残疾人发放了24辆电动轮椅、15辆电动四轮车,总价值30多万元,助力他们脱贫致富。”颍东区残联理事长韦永华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朋友出行方便,工作方便,让他们依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

上一页:雪后自救减损失 下一页:返乡炒瓜子村民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