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好脱贫攻坚战,促进“捐资助学”活动深入开展,“六一”期间,颍东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带领区关工委、区妇联、团区委的负责同志分赴全区12个乡镇办事处开展慰问和捐资助学活动,为全区贫困学生送去一份节日的礼物。本次共资助学生373人,发放资助捐款149200元,为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扬帆护航。
今年的捐资助学活动是颍东区关工委开展的“1+1”助学活动的延续和发展。“1+1”助学活动是颍东区关工委工作的一个特色。它发起于1996年,最初,这个活动是为了帮助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辍学儿童,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截止到目前,共救助贫困学生10435名,发放助学金705.53万元。在继续做好辍学儿童、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的同时,区关工委试时调整救助对象:把贫困准大学生和双特生(家庭特别贫困,成绩特别优秀)也吸纳到救助的范围,启动了 “爱心圆梦大学”和 “双特生”工作,使他们能顺利迈进高等学府的大门,继续深造。几年来,共救助王傲霜等424名大学生。
颍东区各级关工委救助贫困学生的方式灵活多样,不仅捐款捐物,还与贫困学生共同联欢,让他们感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区关工委联合全区12个乡镇办事处的镇关工委和学校,举行全区优秀留守儿童“进城市、看发展、庆‘六一’”活动,活动结束后,他们纷纷写下了观后感作文,以表达他们激动的心情!全区各乡镇办事处关工委也都在“六一”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大手拉小手共同庆“六一”等节日活动,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阜阳市颍东区关工委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关工委工作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找准精准扶贫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认真做好关工委工作中的扶贫文章,实实在在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
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将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列为党政议事日程,号召全区在职党员干部每年都要献上爱心款。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关注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每年“六一”前,区几大班子领导不仅带头捐款,还带领区直部门分赴各乡镇办事处,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奖学金,这已成为惯例和传统。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顾恒中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都要支持区关工委“脱贫攻坚 关工助力”工作,将捐资助学这个品牌发扬光大。2014年8月,区长张银军得知高考阜阳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的张阳正为学费发愁时,带领有关部门及时送去了3万元,解决张阳的燃眉之急。区人大主任王雷调到颍东不久,就与城郊中学联系结对帮扶3名贫困学生。虽然正是午收之际,今年5月29号和5月30号上午,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顾恒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张银军等四大班子领导依然带领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到正午镇和袁寨镇发放捐资助学金,为贫困学生送去节日的祝福。捐资助学的活动开展,弘扬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使一大批家庭贫困的学生奋发学习,顺利完成了学业,不仅本人成才,而且使家庭彻底摆脱贫困。
二是建立扶贫救助档案。助力扶贫,使帮扶贫困儿童工作常态化。为摸清精准扶贫对象,区、乡镇、街道关工委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逐村逐户逐校走访,共摸排出孤、残、单亲特困学生980名,其中孤儿学生108名,残疾学生145名,单亲特困学生727名,同时建立了孤、残、单亲特困学生档案,以备救助之需。
三是充分发挥“五老”优势。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他们党性强,觉悟高。救助贫困学生时,他们率先垂范,慷慨解囊,为全区干部职工带个好头。区关工委名誉主任、离休干部王保珍自1996年起,每年捐款500元,资助枣庄镇王庄骨癌患者王丽娟同学直至初中毕业。区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李林,近年来共拿出10000元帮扶6名贫困儿童和贫困大学生。区关工委主任李忠臣带头、带领有关部门帮扶枣庄镇焦老庄村民焦永士家,使焦家四个子女陆续考上大学,目前,焦家四个子女都已工作。区关工委常委、离休干部焦春霄、胡居正等老同志多次捐款参与救助特困学生。新华办事处刘连学等几位老干部、老党员一次捐款1.85万元帮扶特困生。
四是社会爱心力量踊跃参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社会上的爱心企业(人士),在他们的事业发达时,也承担起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向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美籍华人何梦白,上大学期间,用勤工俭学挣来的钱,设立“梦白未来之星”奖学金,已连续7年资助袁寨镇“双特生”200余人,资助金达7万余元。青年农民陈广安致富不忘相邻,主动拿出1000元结对救助了河北村辍学学生余峰,余峰初中毕业被陈广安安排在自己创办的晨光摄影公司上班。冉庙乡外出创业青年农民宋甲甲捐款1.1万元,新乌江镇外出创业青年侯宝友捐款5万元,正午镇张保群等捐资10万元,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口孜镇洪阳村大王庄王军军等6位外出青年从上海专程回到家乡为本村贫困户孩子每人发放200元爱心款,为洪阳小学全体学生订制了一套校服,并为学校添置了11.2万元的体育器材。阜阳立华畜禽有限公司从2015年起每年拿出5万元,奖励双特生。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在区乡镇村三级关工委牵线搭桥下,广大“五老”爱心企业(人士)志愿者共捐资(物)346万多元,资助了3400多名家庭贫困的学生。
关工助力扶贫,意义深远,它贯彻落实了党的扶贫工作精神,也是颍东区关工委经常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想他们所想,解他们所忧,使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地生活和学习,这也是新时代赋予关工委的新使命。颍东区关工委决心不忘初心,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工作,为贫困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