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笔者从国家禁毒办获悉,在《关于对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校外辅导员予以表扬的通报》中,阜阳市颍东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张莉、侦
查监督科副科长唐甜甜两位同志榜上有名。
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开展以来,国家禁毒委员会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大力开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学校、教师和校外辅导员。为树立典型、鼓舞士气,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国家禁毒办2017年部署开展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校外辅导员确定工作。经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禁毒办会同教育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层层考察、选拔推荐和国家禁毒办的公示复核,最终确定了300个学校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4944人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教师,9675人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
为表扬先进、鼓舞干劲,国家禁毒办、中国禁毒基金会决定对上述单位和人员进行表扬。
阜阳市颍东区检察院一贯重视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专门从公诉、侦监、未检等业务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校外辅导员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提高了未成年人识毒、防毒、拒毒、禁毒的意识,获得了广大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制定方案、精心准备,贴近未成年人
该院“校外辅导员”团队每一位成员均制定了详细的“毒品预防教育”的工作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撰写了工作日志,注重分析研究个人在“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了达到更好的毒品预防教育效果,她们经常向心理咨询师请教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阅读相关书籍,换位思考,走进未成年人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侦监科副科长唐甜甜同志定期将毒品犯罪案例、法律法规编撰成册,编写禁毒的顺口溜,制作禁毒宣传的展板,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讲述毒品的危害。张莉与唐甜甜同志精心准备讲课稿,经常到阜阳市第十一中学、阜阳市黄冈实验中学、阜阳市和谐路小学等学校,为学生们讲授毒品法制课,授课期间积极与学生们互动,通过提问、做小游戏、播放视频的方式,让“毒品预防”的概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常常响起阵阵掌声。
二、积极沟通、形成合力,全方位打造“立体教育”
该院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争取学校的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将每年的六月作为“青少年禁毒宣传月”。利用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出一期禁毒专刊;利用学校广播站,制作一次“禁毒专题”节目;举行一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倡议,选取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制作禁毒宣传大横幅,悬挂在校园内的醒目位置;组织学生们读一篇禁毒文章,写一篇心得体会;组织学生们观看禁毒宣传教育片。“毒品预防教育”的渗透性、专题性成效显著。
三、勇于创新,突出“三个意识”、 “三道防线”
在毒品预防教育中,帮助学生们树立 “三个意识”是基础,筑牢“三道防线”是关键。一是让学生们明白毒品具有生理、心理双重依赖性、帮助他们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让学生们正确把握好奇心,理性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引导他们筑牢“抵抗毒品诱惑”的心理防线。二是对学生们进行毒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不涉足酒吧、网吧等场所,引导他们筑牢“远离毒品”的行为防线。三是对学生们开展珍爱生命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责任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谨慎交友,引导他们筑牢“触碰毒品终生悔”的思想防线。
四、组织、鼓励学生们参与其他部门开展的禁毒活动
该院积极与学校联系,让校方组织学生们参与全民禁毒活动,开展“拒绝毒品”宣誓签名活动;参与教委、社区等部门组织的“不让毒品进校园”、“不让毒品进我家”的宣传活动;参观团委、妇联等部门组织的“禁毒图片”展览;参观本院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检察官和学生们共同编导的“毒品犯罪”模拟法庭活动,他们热情高涨、氛围浓烈。在“6.26”国际禁毒日,组织学生们走上街头,散发禁毒宣传册,向社会宣传毒品危害,不断提高禁毒意识与拒绝毒品的能力。
五、注重家庭教育、网络学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该院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家校合作平台,在学生家长中加强禁毒宣传,让他们关注“阜阳禁毒”等公众号,扩大教育范围,在家长的协助下及时巩固教育成果;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们在学校微机室,浏览中国禁毒网、安徽禁毒网等网站,开展网上学习、网上互动,保证了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