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在这方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她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任劳任怨。三年来坚守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默默无闻,低头俯身在资料堆里;三年来来往于田间地头,家与办公室,走乡入户完善信息资料。她像医生一样,对困难户问诊下药因户施策。三年来。经过她帮扶的贫困户,有的已经完成学业回报社会;有的已经身康体健恢复从前;有的得到技术培训已经挣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三年来,她将所有的资料整理分类装订成册建立完善的档案室,并因此曾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迎来全区扶贫队伍的赞扬。三年来,这个瘦弱的女人,奔波于家庭与工作中,两点一线。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要哺育,一边是堆积如山的资料要整理。而她,太多时候是无暇顾及哭泣的孩子,俯身于资料堆中,几个小时都不曾抬头。直到儿子出事前的那一刻,她仍然在办公室加班整理资料。由于创伤严重,从二楼意外摔下的年仅一岁半的儿子,从此落下残疾的伤痛,未来,漫长的康复路伴随着这个家庭……
她就是颍东区正午镇田楼居委会扶贫专干许倩倩。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已经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传为佳话,大家为这位坚守在扶贫第一线的女战士付出而动容,为她作为母亲的坚韧与坚守而动容。
许倩倩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因个人的事情请假离岗,直到生小宝的前几个小时还在加班开会,最后把孩子生在自己家中。因为对扶贫工作的热爱,生完小宝刚满月顾不上休息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为扶贫事业燃烧着青春岁月。
工作上,她一直是勤思爱想,勇于创新。2018年11月,许倩倩为了优化扶贫档案,苦心研究方案,每天默默加班到深夜策划档案管理制度。修订资料,悉心归类整理,经过一个星期的的苦心钻研,田楼居脱贫攻坚档案室初具规模。功夫不负有心人,由许倩倩牵头负责整理的资料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区委领导对田楼居的扶贫档案工作予以肯定,要求以田楼居作为试点,全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乡镇、村居业务管理人员到田楼居参加扶贫资料现场会。现场观摩田楼居脱贫攻坚档案室,学习扶贫资料管理与保存的标准。这场扶贫资料现场会成功举办。
生活上,她是孩子的好妈妈。即使加班没时间回家,她常常把孩子带在身边,她在办公室工作,儿子就在门口玩耍。只要能看孩子一眼就好。她爱孩子,更热爱这份工作。2018年年初,由于爱人在开发区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加上孩子小,人手不够,许倩倩只能放弃自己的扶贫工作,和丈夫一起经营店铺。但是,半年以后,由于对扶贫工作的惦念与不舍,许倩倩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再次回到扶贫岗位上,做一名硬当当的扶贫“女汉子”。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为了帮扶更加精准,扶贫专干更多时候需要走街入户了解民情,以专业的的角度对贫困户因户施策。
“张老家儿子空有一番力气无用武之处,得抓紧时间给他申报技术培训”、“陈老家养殖了24只兔子,符合申报这批的现金奖补”、“蒋家老太太脑血栓卧床不起快一年了,得抓紧联系残联给她办理残疾证”……许倩倩的笔记本里记录了大大小小这样的事情。在贫困户眼里,许倩倩就是天女下凡、雪中送炭。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3月5日,由于当时有几个数据急等着报送,许倩倩中午留在办公室加班,一岁半的儿子交给婆婆照看。婆婆正在厨房做饭,顽皮的小宝爬到阳台玩耍,不慎摔落!
接到儿子摔下楼的消息许倩倩吓得六神无主,在周围邻居的帮助下,孩子被送到阜阳市人民医院抢救。
“放弃吧!”医生接连通知了几次。“即使醒过来,也可能是植物人。因为摔到大脑了。”听到这个消息,许倩倩差点晕倒过去,瘫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地祈求医生不要放弃孩子,哪怕只有千万分之一的希望。
或许是这个小家伙生命力的顽强,又或许是小家伙对世界有太多期盼,经过七天七夜的抢救、坚守与呼唤,原本被接连几次下病危通知的孩子,终于醒来,用劲生命的力量,呼喊着世间最温暖的词汇:“妈妈”……
醒来就好,是我们所有人对孩子的祝愿,即使未来有着漫长的康复治疗。但活着,就有无限的希望。
奇迹总在于不放弃。目前孩子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阜阳分院做康复治疗。出事46天以来,许倩倩没有一天能安然入眠,每一天都是心如悬针尖,甚至经常做梦抱着血肉模糊的儿子哭泣。平时傻大姐似的拼命三郎再也没了笑颜。经过悉心照顾,小宝贝面色逐渐红润起来,而一米七的许倩倩瘦得不到一百斤。
惟愿康健,是我们对这个不到两岁的小生命最大的祝愿,也是对这个家庭的祝愿。
“等孩子恢复的好一些,我还会回到岗位上的!脱贫攻坚战没有结束,我还会回来的,哪怕抱着儿子加班也无怨无悔”许倩倩坦诚地说。
当今社会,女性再也不仅是家庭柴米油盐的缩影,她更是一个岗位敬业奉献的传承。舍小家为大家,是对工作纯洁无瑕的热爱。她们身上压力重千旦,她们只是渴望被岁月温柔相待,如风雨中的玫瑰能自立自强高傲得存在。
写给我可爱的同事倩倩,愿她和她的宝宝安好,愿她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