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镇留守妇女变成为“园区产业工人”
2019-10-21 11:33:12作者:张万发来源:枣庄镇党政办
       “每天干8个小时的活儿,工资多的时候一天有七八十元,少的也有四五十元,月底付款,在家门口打工,既不耽搁自己家的事,又能赚到钱增加家庭收入。俺们也成为每月拿工资的工人。”日前,在枣庄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基地里,在采收紫薯的63岁的大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效娥乐呵呵地和笔者交流着。
        时下,在枣庄镇,许多像吴效娥一样的留守妇女、建档立卡贫困户变成为“产业工人”,她们活跃在乡村田园的田间地头,为希望的田园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去年以来,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枣庄涌现出一大批特色种植高效农业大户。随着他们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走俏乡间。这些“产业工人”大都以农村留守妇女为主,还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居多,她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工种”,实现家门口就业。在不耽搁自家农活儿的前提下,这些农事“产业工人”人均每月能赚1200元左右。

  和吴效娥一样,在产业园里当“产业工人”的李庄村贫困户汤文英说,自己年龄偏大,进不了工厂工作,而自家田里农活儿少,经老姐妹介绍,就到产业园里当起了“产业工人”,一年下来收入不错。“我们这些‘贫困户’不用出村出镇,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心里踏实得很。”

  枣庄毕杭产业园负责人告诉笔者,依靠这些“产业工人”,他的种植基地面积从原来的300亩扩大到现在的600多亩,种植品种也从单一的葡萄,不断增加到现在的西瓜、生姜、茄子、西红柿、紫薯、红薯等多种蔬果。毕杭对产业园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聘请的这些园区产业工人,可以随叫随到,既不误农活儿,又节约劳动力成本。双双都受益。”

上一页:新华街道召开脱贫攻坚“为民服务解难题”帮扶责任.. 下一页:老庙镇召开脱贫攻坚“为民服务解难题”查漏补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