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做表率 疫情防控勇当先 ——记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共产党员杨玉芝
2020-02-13 16:49:27作者:高珊来源:中铁阜阳中心医院

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到现在,杨玉芝已经连续工作了24天,每一天,都是高负荷,强运转。

作为中铁阜阳中心医院的医务科科长,她不仅仅要负责全院临床医生的统筹协调,还要随时根据市、区卫健委及防控领导小组的安排,对各项工作进行强化规范和落实,更要充当科室人员的“大姐大”,临床人员的“后方援军”。

1月24日,除夕当天,考虑到节假日期间探视人员及就医患者的安全,为了预防交叉感染,确保疫情不传播扩散,医院领导小组决定把内三科(呼吸内科)的患者分流至内二科(神经内科),原科室腾空后设置隔离病区和感染病区。与此同时,院方按照卫健委紧急通知,要确保在大年初一开设两个发热门诊,即普通发热门诊和武汉发热门诊。

时间紧,任务重,得到消息后的杨玉芝立即向院领导提交了申请书,要求取消休假,积极“备战”。她火速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微信群”协调起科室及门诊的搬迁工作,又紧急从全院各科室抽调临床医护人员50余人培训考核参与发热门诊、预检分诊24小时值班和备班。

当天晚上九点多,由于广告公司已经放假,宣传牌无法及时制作,细心的杨玉芝担心患者就医时找错病房,她和综合办、内三科分头行动,坚持用A4纸打印了新的标示贴贴在醒目位置,才匆匆往家赶,这才发现几天前就拌好的饺子馅还没来得及包。

2月7日, 按照阜阳市颍东区区委、区政府的紧急通知,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东院区,被紧急征用为颍东区留观人员集中隔离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根据上级要求,要在晚上八点前完成东院区内所有患者、设备的转运及病房的改造、床位的布置、隔离消毒等工作。

杨玉芝原本不用进入隔离病房,只需要在外统筹协调就可以了,可是她说:“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隔离病区和留观室已接近满员,一想到被我亲手送进去的几位年轻医生面临的风险,我实在寝食难安,唯有和他们在一起,我才能安心。

日常工作的忙碌从不曾让这个果敢的女强人落泪可提到家人,杨玉芝一度哽咽。爱人十分支持她的工作,杨玉芝奋战一线期间,他不仅一个人承担了照顾儿子的任务还主动报名参加了自己社区的“义务体温检测”,他时常安慰妻子:“你是党员,是咱家的标杆,你可不能倒啊!”

提起父亲,杨玉芝更是忍不住落泪,她说:“此生不负职业,不负患者,唯负至亲。”母亲逝世前她就常常懊悔自己没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她发誓一定要在工作之余多加陪伴父亲,决不能让“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事情再度发生,可是,她又食言了。

今年春节前夕,父亲因肺癌晚期住进了肿瘤医院,和院领导请了假后,她匆匆给父亲办理了住院手续,只陪他呆了两个多小时,就又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临走前,她许诺父亲,等年前忙完这一阵工作一定去给他办理出院手续,接他回家过年。可一直等到现在,父亲也没有见上她一面,更别提一起过年了。直到前两天,父亲打来电话说发烧的厉害,希望她能够抽出时间去看看自己,杨玉芝看再也瞒不过去,这才吐露了原因。父亲得知后,反而安慰她:“一定要不辱使命,站好岗,做好事!”

2月11日,杨玉芝遇到了一名特殊的患者,一名直肠癌术后20天,造瘘口感染的密切接触者。

查房时,杨玉芝留意到患者十分焦虑,一番询问后才得知患者的爱人和儿子都已经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在市二院,他自己又刚刚做完手术只能吃软食,可看到医护人员整夜整夜的忙碌,他实在是难以启齿。细心的杨玉芝一边耐心的安慰他,一边嘱咐同事换药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细致,又特别通知生活护士对他的饮食给予了特别安排。走出病房时,患者感动的硬是坚持下床到门口目送她走出隔离区。

长期的劳累让杨玉芝患有习惯性头痛,每次在高强度的工作之后,她总是头痛欲裂,有好几次,同事看见她蹙着眉头工作一会儿就用拳头用力地锤几下头,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吃上一粒止痛片硬生生的扛过去。可她却说:“换位思考一下,被隔离在寂静病房里的患者多么的无助,那种依赖的眼神是我们孜孜不倦的工作动力!比起他们,我们做这点算什么呢?国有难,操戈披甲,这是医务人员的光荣使命,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有了无数个像杨玉芝一样不惧挑战、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勇挑重担的医务工作者,才给了我们阻击疫情路上强有力信心,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控一线熠熠生辉。

加油,白衣战士!

致敬,最可爱的人!


上一页:疫情阻击战中的铿锵玫瑰 下一页:颍东区发展改革委持续开展疫情时期市场价格应急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