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使命 不一样的2020 ——记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颍东区疾控中心
2020-02-17 10:50:34作者:马朝阳来源:区卫健委

一大早,颍东区疾控中心主任马朝阳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先是卫健委工作部署的电话,一会阜阳市肿瘤医院询问昨天疑似病例患者情况的电话,紧跟着马朝阳开始用电话安排当天的工作……这正是疫情爆发以来马朝阳的工作常态,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她没有回家过一次,办公室的沙发成了她休息的地方。

早晨不到七点,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就陆续开始工作了。原来,参加本次疫情处置的同事加班到深夜,考虑到第二天还要继续工作,便在单位住了一晚又一晚,没有一个人回家

疫情面前,颍东区疾控中心全体人员深感责任重大,第一时间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马朝阳小组组长,下设疫情现场处置、样本送检、疫点消毒、公共卫生热线与舆情监测等六个工作组。其中公共卫生热线实行24小值班,每班3人无缝对接接听群众电话,24小时在线,回复解答居民关心和询问的问题。另安排专人每日上午11点与下午18点向市疾控中心报送密切接触者信息。

1月26日,颍东区正午镇武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颍东出现首例!应急小分队的周鑫茹介绍了当时流调时的艰辛:面对疾控中心人员的流调,武汉疫区返乡人员因害怕暴露个人隐私而表现的十分抗拒拒绝向疾控中心流调人员透露自己的活动轨迹。

流调问询过程异常繁杂,不但有亲密接触患者的风险,更多的是从无到有的线索摸排,直到整个信息链的完整,让流调人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为了一例患者,他们往往追踪数十甚至上百人。流调人员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完成个案调查后,将个案调查表及时通过网络系统直报,并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报送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为政府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区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疫区对患者居住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消杀。

随着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区疾控中心对患者开展流调后及时向相应乡镇反馈数据,乡镇政府与乡镇卫生院根据流调反馈的信息开展扩大调查,详细调查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并按照防控方案要求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每日按时上报密接人员体温检测表。

此外,区疾控中心还承担疑似病人标本运送工作,收治疑似病例的医疗机构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标本,使用专门送样箱,由专人专车送至市疾控中心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

而在这些疫情向大众公布的背后,是颍东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艰辛的付出。有90后的周鑫茹从疫情开始就没回过家,大年二十九她被抽到市疾控应急小分队,对各县市区进行流调疫情处理,年初四回来后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有急传科科长薛波,前往第一例患者家中消杀回来后的当天晚上就发烧了,为了确保安全,经过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阴性后又一次投入了疫情处置前线,专门从外地回家过年的儿子直到返回也没能和父亲一起吃过一顿饭;计免科的陈雷妻子怀孕六七个月,连日来妻子一个人留在家中无人照顾;慢病科的亓先昀,爱人在乡镇卫生院上班,小孩刚满2周,夫妻二人同时坚守在疫情一线……还有更多的疾控人在最严峻的疫情一线奔波,无惧风险,坦然面对,用无言的爱守护在大众健康的最前沿。

“运送血标本、咽拭子至市疾控中心;参与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到市二院、市医院调取疑似病人就诊资料、对两名疑似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快速公布确诊患者行动轨迹,全力快速寻找相关车辆乘客;到确诊病人家中开展终末消毒,晚上对肿瘤医院报告可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相关信息;每日报送密切接触者体温及身体症状、测量情况”——这是区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一天的日志记录,其繁忙程度可见一斑。

纵观每一次抗击疫情的全过程,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在其中,那就是拯救生命,不惜代价,刻不容缓!

上一页:医者仁心,英勇逆行——记插花中心卫生院.. 下一页:颍东区防疫战线上的“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