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朋友圈最感人的一句话是:“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病人罢了…”
在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也有这么一群姑娘,他们大多只是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她们有的刚为人母,有的初为人妻,都毅然决然的报名参与抗疫,没有其他华丽的辞藻,没有推脱的借口,没有"上有老,下有小"的顾虑,有的只是一句简单却坚定的"请优先考虑我,我要报名!"
2月7日,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东院区被紧急征用为颍东区留观人员集中隔离定点医院。作为90后的护士孙悦积极报名,瘦小的她穿起厚重的防护服,成为了第一个进入隔离病区的护士,一干就是36个小时。穿着厚厚的装备穿梭在病房,脸被勒的浮肿,腿已经酸软,“很累,累到想哭....但是看到病房那些病人们,我又觉得我可以做的更多。”小小的身躯,大大的能量!我很难想象这样瘦小的身躯可以这么坚强这么勇敢。
隔离病区里有一位双腿做过手术不能下床的老奶奶,护士们每天给她送饭,按时给她翻身,更换尿垫,测量体温。孙悦看出了奶奶的心思对奶奶说“您的家属不在,我们就是您的亲人,有我们在,别怕!”护士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消除了奶奶的顾虑与紧张。老人含泪说:“护士,谢谢啊!”孙悦的眼眶一下湿润了,救死扶伤是天职,很平常的关怀却在患者的心中撒下了重生的甘露。
家人的支持与理解让手外二科护士乔晴晴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到抗疫工作中。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一切曾经烂熟于心的操作都变成了新的挑战,本来打个针可能只要五分钟,现在要反反复复找很久,特别是静脉不好的时候,可能要花费十倍的力量。护目镜里的雾气看不清楚血管,只能等雾气凝成水滴滑下来,透过那条缝才能看清给病人打针做治疗。选择一份职业,披上一件白衣,遵守一份信念!乔晴晴用她的实际行动履行这份责任,为了守护这份崇高,她用并不强健的身躯挡在疫情之前!
手外一科护士闫伟伟和母亲通话时,母亲得知闫伟伟要进入隔离病区后哭了,担心女儿的安危。伟伟强忍泪水告诉母亲:“没关系,防护很好,我很安全,不要挂念我。”就匆匆挂断电话,投入到工作中。之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后来才知道,原来母亲是怕打电话影响女儿工作,怕女儿工作分心,闫伟伟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她们真的什么都不怕?不,她们和每一个普通的人一样身后有爱人,父母,孩子……只是,别人待不住的那个家,正是她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虽然年轻,但是在疫情之下,也一样冲锋在前,为患者挡风遮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护理天使们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冲锋前进。一张张铺开的病床,前赴后继的中铁人,始终在一线,始终在坚守,始终在为生命而战!每一个微信图片,每一个真实片段,每一段真实话语,都让人心灵震撼,满含泪水,每天都有温暖的故事,湿润着2020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