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90”后 有担当
2020-02-21 17:23:24作者:李雅倩来源:新华

劝返站前手拿体温枪的身影,雨雪中站得笔挺的身姿,电脑前收集数据时急切的样子,电话回访时再三核实的语气……在新华街道疫情防控期间,有着这样一群参与其中的人,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90”后。

疫情面前不“独身”

93年的孙胜杰是新华党政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个8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大年初三晚上,在新华党政办的微信群里,看到其他同事因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而陆续接到了到岗通知她坐不住了,“张主任,我明天也去上班!”孙胜杰发来了这样的消息。

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早上八点,她便准时到岗到位,8个月大的孩子托付给了婆婆照顾,自己和其他“战友”一起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从早忙到晚的她只能利用休息间隙,通过手机视频,和牙牙学语的儿子匆匆聊上几句就挂断电话,家中的老人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中午经常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但是老人毫无怨言,打理好家中事务,让子女在一线安心抵抗疫情,没有后顾之忧。有次孙胜杰打趣道:“每天回家时间晚,儿子好像都不认识我了”,打趣归打趣,但她丝毫没有退缩。

疫情面前勇冲锋

姜艳艳,90年的她担任杨付居党总支副书记,自疫情防控开始,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开展入户排查,并参与一线执勤卡点,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姜艳艳说“03年非典的时候我感到害怕,因为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现在新冠肺炎让我有些不安,因为我有了孩子,但在此时我收起所有情绪,坚定不移的守在一线,因为我是党员!是群众的干部!做好辖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对辖区群众的负责,也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

在疫情防控初期,外地返乡人数不明确、群众自我防护意识还不强时,姜艳艳和其他“两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的排查,同时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确保不落一户不少一人。共摸排杨付居1月8日后湖北返乡人员24人,密切接触者2人,本地发热7人。

疫情面前能奉献

要是有人问起新华社保所的李硕怎么样啊?准会有人用热情、踏实、能吃苦、肯干事来形容他。98年的李硕参加工作两个月便迎来了工作的第一次大考,分配至杨付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其他同事的一致好评。

2月15日晚,雨雪天气来袭,各劝返站(点)人员依旧坚守着,李硕在赶往劝返点交接班的路上,因天色渐暗未注意到脚下斜坡不慎跌倒。身边的同事赶忙扶起他,询问伤势,李硕忍着疼痛坚持要到劝返点参加值守,同行的人员拗不过他,只好继续前往,李硕坚持完成了当天的值守任务。第二天早上,疼痛难忍的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腿部摔伤出现了骨裂,在医院打了石膏后的他申请继续参与值守,他说“轻伤不下火线,腿不方便,我可以在劝返站点负责出入人员的登记。”最终在村干部的劝说下,他才留在家里养伤。

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面前,“90”后总是迎难而上、从未退缩。在疫情防控面前,他们承得了难、吃得了苦、干得了事,他们的身影格外耀眼,律动格外动人,力量格外强劲。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与执着,书写着“90”后的风华正茂、“硬核”担当!

上一页:新华街道合力做好企业复工生产 下一页:正午镇吴寨村:驻村工作队携手镇村干部共抗疫情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