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立成/文 特约摄影宿飞
近日,记者来到颍东区杨楼孜镇全瑞种养专业合作社时,几十位村民正在前进村辣椒种植基地采摘成熟的朝天椒,经过分拣、称重,一筐筐红彤彤的朝天椒即将装车外销。
“大家采摘时要注意,别折断了辣椒苗,更不要连叶带枝一起采,否则会影响接下来的辣椒产量。”基地负责人何辉一边提醒村民小心采摘,一边向记者介绍基地的情况:这片种植基地占地60多亩,全部种植从山东引进的新品种“艳红”朝天椒,这个品种品质好、辣味足,受到市场青睐。
辣椒是市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蔬菜之一,各地普遍种植,只有品质好才能占领市场。说起辣椒种植技术,何辉介绍说,“种植辣椒控温、浇水是关键。刚移栽时,夜间温度较低,要覆盖地膜、搭拱棚,提升地表温度;栽种后,要及时浇水、覆膜,提高成活率;后期,只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就等丰收上市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辣椒长势不错,如果不是受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影响,亩产可达4000多斤。“持续降雨不仅影响辣椒产量,也延迟了辣椒上市时间,只要天气给力,采收到霜降时节是没问题的。”何辉说。
天气因素是一方面,由此产生的排水、施肥、打药等田管措施也相应增多,导致成本增加不少。全瑞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云磊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每天的辣椒行情都不一样,但低于每斤1.5元就要折本。所幸,现在已建立了顺畅的销售渠道,辣椒销售到全国各地特别是湖南、四川等辣椒消耗大省,避免了积压烦恼。”
“近年来,我们紧盯市场需求,积极引导村民种辣椒,力争把辣椒种植做成带动村民增收的富民产业。”云磊介绍说,合作社今年在杨楼孜镇王台、八里、王小庄等村发展了8个辣椒种植基地,总面积400多亩。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不仅要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和保鲜库,还要吸纳更多的中小散户和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种植辣椒,带领大家共同增收致富。
采访期间,记者与在辣椒基地务工的村民聊天。采摘辣椒的村民陈敏华说,“从栽苗到采摘,基地一直都有活干,工资一天50块钱,活不重,还能操持家务,挺满意的。”
何辉说,现在正是辣椒采摘高峰期,每天用工五六十人。自从辣椒种植基地建立以来,一直响应政府脱贫攻坚号召,每到辣椒栽种、浇水、采收等农忙时节,都会优先雇佣周边贫困户家庭成员到基地务工,让他们不出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提高家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