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维护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权益,颍东区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职能,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提质增效,最大限度地维护城乡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截止9月30日,办理各类案件690余件,已完成全年目标85%以上,发放案件补贴57.43万元,解答群众咨询2000余次。
一是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法律援助覆盖面。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分别在辖区内117个村居、12个乡镇(街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等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联系工作点,进一步规范街道、村居法援工作站、联络点建设,方便法律援助咨询和申请,把涉及征地拆迁、未成年人犯罪、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消费者权益等更多与民生工程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降低门槛,简化程序,节省时间,减少开支,对群体性、紧急事项等特殊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真正让法律援助能够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
二是整合协调资源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积极整合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不断加强与区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在民事、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协调工作,健全检察院阶段被告人认罪认罚法律援助制度、法院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律师、法律工作者等广大志愿者广泛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咨询和办案工作。发放《法律援助指南》《民法典》系列口袋书等便民服务手册5000余册,平均每月至少1次进企业、进村居开展法援政策宣讲,为广大人民群众讲解政策,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解答疑惑,切实提高群众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的知晓率,引导符合条件的群众通过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是提高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知晓度满意率。结合“七五”普法工作、“双提升”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在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宣传平台的同时,广泛开辟新媒体手段,创新法律援助宣传,依托“皖事通”“12348安徽法网”,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为人民群众提供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援助服务。以多种方式多种视角宣传法律援助工作,营造法援民生工程人人知晓、满意的工作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季度全区共开展各类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20余场次,解答法律咨询 800余人次,散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赠送宣传抽纸、手提袋等800余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宣传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区法律援助中心不定期对12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进行暗访督查,对案件进行回访,了解受助群众的满意情况,定期对12个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暗访督查情况进行通报,通报结果将纳入年度考核,作为各乡镇(区)司法所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采取多种形式跟踪、督查律师等办案人员的办案过程,通过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等形式对案件办理人的工作质量情况进行了解和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达到不断提升法律援助办理质量的效果;开展办案卷宗评比活动,邀请办案律师、法援工作人员、受援人、专家评比年度办案卷宗,优秀卷宗、不合格卷宗全区通报,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办案导向,督促转变服务态度,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