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日报|三亩小菜园年挣五六万
2021-03-24 09:10:42来源:阜阳日报(2021.3.24)

 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宿飞

  一大早,家住颍东区插花镇毛桥村的杨俊海就来到离家不远的菜园里,整地、施肥、浇水……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块菜园占地3亩多,种的有蘑菇、番茄、芹菜等。”50岁出头的杨俊海告诉记者,别看菜地不大,一家人的开销全靠它了。
  说起种菜的原因,杨俊海打开了话匣子。前几年自己和大儿子接连患病,家庭因病致贫,2014年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随着一项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医疗救助有保障、教育扶贫有资助、实施种养有资金补助……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改善。特别是2015年,杨俊海在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帮助下,一改“一麦一豆”种植模式,投资2万多元新建了占地3亩多的塑料大棚,开始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当年收入2万多元,加上产业奖补5000元,家庭经济状况明显改善。
  种菜是个技术活。几年来,区农业农村局安排技术人员到户服务,杨俊海一边用心学一边实践,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并成功摸索出“番茄+豆角+芹菜”“蘑菇+粘玉米+大白菜”等蔬菜间作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种植效益逐年攀升。
  “你看,番茄苗已经长5片叶了,今天把地浇透,过两天就可以移栽了。”杨俊海一边浇水一边介绍说,今年种的这个番茄品种不错,栽后20天就可以开花,一个月左右可以坐果,午收前第一茬果子可采摘上市,能卖四茬,亩产1.5万斤上下,纯收入1万多元。番茄下市后,可以再种一茬豆角,到9月份再种一茬芹菜,正好赶到春节前后上市,一年下来,这个小菜园挣五六万元不在话下。
  “政策好人不懒,生活一年一变样!”随着杨俊海的腰包越来越鼓,他家顺利脱贫,前两年新盖了三层小洋楼,室内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电一应俱全。“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俺一定好好干,如果有想种菜的乡亲。尽可以来学习,让大家一起富起来。”谈及今年打算,杨俊海说。

上一页:安徽日报|传承红色基因 下一页:安徽日报|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