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调慢点,高度再低点,这样操作,无人机‘飞防’小麦的效果才好。”3月25日,在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向阳村郭湖自然村的田头,绿油油的麦苗秆壮叶肥,长势喜人。田埂上,恒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菜篮子飞防队忙着培训新飞手,为接下来的春小麦“一喷三防”做好准备。
恒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恒文是当地的农机大户,也是菜篮子飞防队的发起人。每年一到小麦“一喷三防”的季节,李恒文都要提前半个月筹划“飞防”演练的事,首先要做的是“圈地”,航拍要喷防的小麦地块,再在电脑里进行飞行地界定位,精准确定飞行往返点,划出飞行区域,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接下来,把确定下来的“飞防”区域地图分块打包发给机手,让机手按地图进行飞行演练,熟练掌握飞行技巧,一名好飞手一天能“飞防”800亩左右。
“灌水、调试、起飞、悬停……经过连续多天的培训,今年新加入的6位新机手已经能够单独操作了。”李恒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着一旁负责训练工作的菜篮子飞防队队长马明利说,“今年老庙镇的小麦‘飞防’任务有6.2万亩,统防统治不能掉以轻心,全镇人的‘粮袋子’可全攥在咱手里,要打起精神来,马虎不得啊!”
据马明利介绍,菜篮子飞防队成立于2016年,参加全镇的春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有几年了,是当地一支信得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飞防队”从当初的4台遥控无人飞机发展到现在的60多台,飞行机手从当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飞防”区域也从小地块作业到全镇大范围作业,120多名30岁左右的本地“新农人”在李恒文的带领下,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效率。
李平就是其中一位“新农人”。今年30多岁的李平在李恒文影响下,以一台拖拉机加入恒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始,又陆续购置了小麦种肥一体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发展规模种植100多亩地,现在又“玩”起了无人机“飞防”。“经过这两年的培训学习,我现在一天能‘飞防’500亩左右,按照一亩地一块钱价格,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李平高兴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