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 奋斗有我】周倩倩:十年坚守践初心 乡村杏坛绽芳华
2021-07-07 16:50:37作者:马蕊来源:区新闻中心


周倩倩,中共党员,2011年起在颍东区新乌江镇倪湾小学任教,2021年2月至今在颍东区新乌江镇第二小学任教。十年间,周倩倩的脚步丈量了往返家校之间9万余公里的路程、辅导学生1200余人、批改作业4000余本……2016年周倩倩荣获“颍东最美教师”提名奖,2021年,周倩倩当选敬业奉献类“阜阳好人”。她用恒心坚守乡村,用爱心呵护幼苗,用匠心研磨课堂……

用恒心坚守乡村

图片1

2011年,周倩倩刚到倪湾小学,一群孩子紧紧地把她围住,欢呼道:“我们有英语老师啦!”当天,一间旧教室、一张旧课桌、一台煤气灶,组成了她办公和吃饭的标配。晚上周倩倩借宿在同事家里,就这样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

周倩倩的家在临泉,从家里出发要走3公里才能坐上车,再换乘大巴、公交和中巴才能来到新乌江镇,从镇上再步行3公里才能到达学校。

那年国庆节,周倩倩回到家,妈妈看到消瘦的女儿,心疼地问“为啥要跑那么远的地方教书呢?”周倩倩还未回答。一旁的爸爸开口道:“上班远点、苦点,咱不怕,好女儿志在四方嘛。”父亲的话像一束光,照亮她前行方向,赋予了她力量。她常说:“我是临泉人,但我的家在颍东。”

用爱心呵护幼苗

图片2

倪湾小学地处偏僻,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周倩倩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稚嫩的幼苗,教他们学做人、长知识,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用爱心呵护他们茁壮成长。

2014年,周倩倩任二年级班主任。班里有两名女生身上有难闻的气味,同学们都不愿意同她俩玩,也不愿意靠近她们。周倩倩观察发现,这两名女生平日里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当天中午,周倩倩就来到她们家中了解情况。经了解才得知,其中一名女生的母亲在生她时,因难产去世了,家中就剩下父亲、哥哥和她。父亲整天游手好闲,家里乱成一团糟。另一名女生的母亲精神不正常,家徒四壁,姊妹五人全靠父亲打工维持生活。

从那以后,每天早晨刚到校,周倩倩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她俩洗洗脸、梳梳头、整整衣服……朝夕相处间,周倩倩与她们交流谈心,拉近了距离。渐渐地,她俩变得爱干净、爱说笑了,性格开朗了许多。同学们也愿意和她们玩了。后来她们加入学校文艺队,还登上区级艺术表演大舞台。

学生的事,就是她心上的事。“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在外少在家,他们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老师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周倩倩说,“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十年来,周倩倩总是竭尽所能与每位学生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互助的关系,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用匠心研磨课堂

图片3

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周倩倩就坚定了一个信念:“教学,是在用生命唱歌,要用上课的质量来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此,周倩倩积极学习优秀经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从课堂教学到班级管理,她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从发音口型的校对、英语绘本教学价值的挖掘到英语教学语境的创设,周倩倩不放过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细节。课后时间,她反复研究教材、探索方法,并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里。常常不知不觉间,工作已到深夜。

周倩倩常常带领着一帮同事探讨教学、制作课件。当初,学校的老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备望“洋”兴叹,周倩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手把手地辅导同事,了解基本操作、熟悉网络下载,掌握课件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6年微课大赛中,该校九位教师全部获得区级奖,其中七人同时获得市级奖,四人还获得了省级奖,占全镇获奖教师总数的1/5。相比于个人得奖,集体进步、共同荣誉在周倩倩看来更值得开心。

任教以来,周倩倩先后获得区英语优质课和多媒体教学大赛一等奖,省级优课、微课奖,区“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市“师德标兵”称号。2020年,安徽教育网、《安徽青年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周倩倩初心绽放乡村杏坛的先进事迹;颍东区委组织部选树周倩倩同志为新时代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并制作专题片《向阳花开》,作为全区党组织学习的时代楷模。2021年2月,周倩倩当选敬业奉献类“阜阳好人”。

十年初心的坚守,三尺讲台的耕耘。周倩倩满怀着一腔热血,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用心用情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默默耕耘着乡村教育事业这片沃土。用行动践行了教师初心,用坚守诠释了育人担当。


上一页:颍东区收听收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暨平安阜阳建设工.. 下一页:颍东区2人被评为“阜阳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