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日报|抓住机遇 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2023-01-10 16:48:59来源:阜阳日报(2023.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近年来,颍东区不断加大工业发展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工业得到全面加强和快速发展,为颍东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物质基础。2022年,颍东区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几个工业园区齐头并进,多个大型项目开工投产,以昊源化工为龙头的百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当前,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阜阳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市两会精神,抓住颍东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一系列国家、省政策叠加机遇,紧紧抓住和苏州市吴中区结对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产业兴城、工业强区战略,把新型工业化摆在首要位置,打好传统产业“升级战”、新兴产业“突围战”、百亿产业集群“突破战”,大力优化提升产业层级,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立足颍东实际,做强优势产业。抓住苏阜对接、融入长三角战略机遇期,发挥“五大优势”,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一是以昊源化工为龙头,延伸下游产业链,补齐补强产业链条短板,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二是做大绿色食品产业,发挥现代农业优势,抢滩长三角,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擦亮叫响颍东特色品牌。三是做好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围绕电器设备、智能家居家电以及以电子器件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打造智能制造标杆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明确目标方向,提升产业层级。立足现实,正视差距,找准短板弱项,大力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一是围绕颍东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促进项目聚集、产业聚合,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支柱,打造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制定配套的专项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税收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实现从产值规模的扩张到专精特新的发展。二是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骨干企业为牵引,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补链强链延链。加大“亩均税收”考核评价力度,整合土地资源,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加快“腾笼换鸟”,让有潜力、能带动的项目尽快落地达产。同步落实园区和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硬件和软件同向发力,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用足用活用好各项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行业集聚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市场对接。一是积极打造一体化合作平台和支撑载体,充分发挥吴中、颍东区域合作机制作用,探索“飞地园区”“园中园”等多种产业合作模式,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以及合作发展创新试验区。二是积极搭建产业转移供需信息对接和项目落地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转移方和承接方匹配效率,提升颍东公共服务效能,缩短产业转移项目建设和投产周期。三是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的成本分担和政策共享机制,积极推动吴中、颍东两地之间产业政策共享,将既有资源传导至新合作园区,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分工模式。
  抓住战略机遇,提升创新水平。一是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充分借助苏州的经济辐射作用,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提高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定期举办相关政策业务培训,引导企业用好用活科技创新政策,尽快提升颍东工业的创新主体动能,培育一批颍东制造精品。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创新性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鼓励本地研发团队的技术转化;同时,结合颍东的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引进“大院大所”助力颍东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完整的产业服务链条,构建以创新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承接环境。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只争朝夕的干劲,发扬斗争精神,勇于破除一切阻碍颍东工业发展的束缚,大胆借鉴吴中发展模式,“让干部敢为、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打造颍东工业“金品牌”。二是持续优化产业承接环境,设立制造业发展基金,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加大产业基础研究能力和产业链提升工作支持力度,加强地方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的引导,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加大强链补链和协同创新的金融资源倾斜力度,积极推进科技信贷、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等工作,引导全社会资本要素向先进制造业体系汇聚。三是招商要招大引强,构建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等多渠道招商网络,实行重大招商项目“揭榜挂帅”,积极发挥招商、项目两个服务专班作用,招大项目、引大企业,并跟踪考评项目的落地。
  提高职教水平,吸引人才落地。一是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发挥阜阳职业技术学校办学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群—岗位群—产业链”有效对接,培养符合先进制造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扎实服务颍东本土工业。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留”工程,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发展格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人才吸引力度,用薪引人,用心留人;完善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机制,用配套引人,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用生态引人,以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提升优秀人才根植颍东、造富颍东、造福颍东的意愿。
  (作者单位:颍东区委党校)

上一页:阜阳日报|图片报道 下一页:颍州晚报|颍东:推进阜城副中心建设,提升宜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