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日报|打好乡风文明建设特色牌
2023-03-20 17:59:33来源:阜阳日报



颍东区袁寨镇范沟居委会举办民俗表演活动。本报记者 庞诚 摄


刘利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其精神需求。乡风文明建设既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和“保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加强教育引导
  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人民群众是建设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认同、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发挥正确价值观的育人作用,通过“乡村大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围绕传承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掌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开展普法教育,经常以案说法,矫治不良行为,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形成懂法、信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注重传承保护
  推进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保留优秀文化形态、保存优秀文化基因。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历史遗迹等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避免大拆大建,发展有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民族特色的特色村镇。挖掘、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传承弘扬爱国、孝亲、仁爱、明礼、诚信等优良因子。发挥本地优秀文化潜移默化作用,立足本地,发掘当地先贤世家的家风文化,传承家风家训、村史村风,开发乡土校本教材,制定符合乡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发扬本地优秀特色文化作用,厚植乡风文明根基。

丰富活动载体
  无形的文化需要有形的设施、活动来承载和展现。基于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遵循便民、实用、因地制宜、具有本地特色的原则,加强农村书屋、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乡村文化历史底蕴和价值。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主题,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效应,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培育弘扬仁爱、互助、诚信、勤俭的文明乡村文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活动,整治不良习俗,净化乡村风气,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打造特色品牌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以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相关文创产品、体验项目产品,把文化内涵和产品有机融合起来,延长文化产业链,打造当地专属文化品牌。赋予乡村文化情感寄托,通过村民口口相传、科研课题研究、梳理民间传说等方式,挖掘文化载体背后的感人故事、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注重与新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乡村文化更多的时代内涵。(作者单位:临泉县委党校)


上一页:颍州晚报|新兵·启程 下一页:阜阳日报|颍东区举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