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阜阳市颍东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核编数量与其发展状况和基层人口变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破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均衡致使编制不匹配的管理弊端,区委编办积极开展调研,谋划工作思路,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在“谋划”上下功夫。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为摸清实情、找准症结、拓宽思路,区委编办会同区人社局赴区卫生健康委对全区9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院等级、服务人口、诊疗水平、接诊数量等进行细致了解,商讨优化编制配备和人员管理的对策,达成共识并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区委编委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合理化建议。
优化编制管理模式,在“用活”上下功夫。在调研基础上,转变定期动态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编制的传统思维,按照“控制编制总量、定编不定人”的原则优化管理模式。即无需定期核编,以全区12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30名编制总量为限,由区卫生健康委根据地区人口总量、医院等级、诊疗水平、接诊量等指标,在各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编内人员中跨乡镇(街道)统筹调配,不再受医院核编数量限制。新型管理模式化繁为简,减少了繁琐的编委会定期核编流程,编内人员调整编办不再开具空编通知书,赋予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一定的用编自主权,充分发挥了机构编制使用效益。
严把编内进人入口,在“管住”上下功夫。放权不等于一放了之,而是“放管结合”。在优化编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编内人员跨乡镇街道人事调整仍由区卫生健康委向区人社局申请,经批准后由区卫生健康委即时在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进行调整,便于区委编办掌握在编人员实时信息;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补充,需要外部招聘的,仍通过原渠道由区委编办总量审核、区人社局履行招聘程序后办理入编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