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名威 通讯员 刘敏
“今天双方握手言和,这事画上句号了!”
天气晴朗,花朵绽放。在颍东区新华街道辛桥社区“老兵调解室”,购房者吴女士与房产公司经理祝先生达成和解,大家的心情都舒畅起来。
“说话和气,办事讲理,没有啥矛盾不好解决。”“老兵调解室”调解员张金军如此总结。两年来,在张金军的主持下,“老兵调解室”成功调处土地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财产纠纷、家庭婚姻纠纷等200多起,备受百姓好评。
调解矛盾用“情”用“理”
今年3月,市民吴女士在颍东区某房产公司看中了一套新房,在签订认购书并缴纳定金后,因无法凑齐首付,产生了弃购意向,遂要求退还定金,但遭房产公司拒绝。吴女士因此情绪激动,多次到房产公司交涉,影响了公司正常经营。
接到报警后,辛桥派出所安排双方进行调解。“来,大家坐下来,喝口水,别带着火气,有啥事咱们慢慢说。”“老兵调解室”里,张金军详细了解情况后,对解决方法已然成竹在胸。
“事情的关键在两点:一方要求退款,一方要求道歉。咱们协商好方案,各退一步,事情就能妥善解决。”张金军耐心向当事双方做调解工作。
看到吴女士情绪仍有些激动,张金军安抚道:“维权必须守法,否则有理也变成了没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理性解决问题。和和气气,对大家都有好处。”
在张金军的引导下,当事双方面对面说清问题,解开了心结,并签订保证书:由当地派出所作保,1年内卖出房产后,房产公司向吴女士退还定金。吴女士也承认错误,向祝先生道歉。
多年经验调解有方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部队磨炼了我的性格,那就是面对困难,不能怕不能躲,总得想出办法。矛盾调解也一样。”在“老兵调解室”,54岁的张金军说。
新华街道办事处地处城乡接合部,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厂区企业多,邻里纠纷等时有发生。2021年8月,在颍东区新华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下,“老兵调解室”成立。为人正直、“爱管闲事”的张金军成为专职调解员,常驻辛桥派出所。
在部队服役时,张金军曾荣立三等功,1989年因战致残,1991年退役后担任颍东区新华街道管理员。从成为专职调解员的那天起,张金军便认真学习相关法律书籍。
“想当‘和事佬’,自己肚子里没点东西可不行!”调解中,张金军往往会从当事双方的视角出发,对症下药,讲理讲法。“群众遇到事,各有各的难处,找对关键症结,就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张金军说,“和事佬”就是要做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各项急难愁盼,让他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