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阳市颍东区积极探索创新“134区域协作”合法性审查新模式,通过整合审查人员力量,积极构建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常态化工作协作联动大格局。
1个业务指导主体。区司法局作为业务指导主体,通过组织合法性审查业务培训班、跟班学习、案卷评查、技能竞赛等活动形式,建立审查人员长效沟通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业务研讨活动,强化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共性问题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编印审查案例,对涉及乡镇(街道)行政征收征用、政企合作等重大、疑难、复杂文件、合同,由区司法局选派专业骨干下沉指导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等相关工作,区乡两级形成内外合力,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3块镇级协作区。区司法局按照“系统整合、区域就近、业务相近、力量均衡”的原则,采取“以大带小”“所所对接”方式,结合各乡镇(街道)实际,把全区12个乡镇(街道)就近划分合法性审查协作联动区域3个,每个协作联动区域负责管理4个乡镇(街道)所有合法性审查事项。各乡镇(街道)建立“党政办+司法所+镇村法律顾问”联合审查机制,吸收自然资源、农业、水利、行政执法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充实合法性审查人才队伍,每个协作联动区域组建10人左右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团队,形成工作合力。
4张规范审查模板。区司法局统筹规范协作联动区一个审查清单、一套审查流程图、一套审查意见范本、一套卷宗档案封面。编印《颍东区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文件汇编》和《颍东区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指引》,通过概括+列举+排除的综合界定方式,通过一个清单明确合法性审查范围,进一步细化明确报送审查应当提交的材料目录。制定合法性审查工作流程图,明确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行政协议等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的提起、流转、审查、报批等程序。印制审查意见范本,为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提供有效指引和借鉴模板。统一合法性审查卷宗档案封面,明确合法性审查档案管理责任人、期限、归档要求等事项,并根据“一案一档”的要求对合法性审查资料进行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