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颍东区老庙镇结合实际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强化“五治融合”,以党建为引领、法治护航,动员群众积极参加自治和德治活动,广泛宣传加大教育力度,开展智治,提高群众满意度,创建平安共享的生活环境。
老庙镇高度重视“五治”融合,党委书记亲自抓,各村居加大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治理能力,以孝善美德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开展自治、德治和智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现的矛盾多数是土地纠纷,多年前没人种植的土地,现在都成了香饽饽,为了一点地边子、一块宅基地闹矛盾,针对问题,镇村采取 “四方说事”(书记说事,代表理事,群众议事,五老调事)的措施,发挥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军人、老模范“五老人员”的作用,宣传好党的政策,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掉。针对个别无理诉求,尽可能地教育感化,确实是无理取闹,造成违法的坚决打击,决不手软,让法治做保障,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老庙镇全面开展“爱家乡、建颍东、有话如实说、有事好商量”民意倾听工作,利用广播、条幅、一封信、微信群、朋友圈及公众号等媒体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征求群众意见或建议。
此外,结合疫苗防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老庙镇开展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宣传,与群众沟通交流。在全镇范围内开好群众现场会,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对于能在现场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给予解释,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共同解决,并做好回应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李土桥村在乡村治理方面,可以说是德治的典范。该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孝道美德,倡导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脱贫致富靠自身,扶贫先扶智等内容。宣传和示范相结合,由志愿者自身示范,宣传带动,创建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文明和谐的氛围。
李土桥孝善协会为了让村民们学有所乐,学有规律,学有信心,让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扎下优秀传统文化和孝老爱亲的美德根基,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从组织群众跳广场舞开始,到后来组织大家编写《健康歌》和《十唱老年协会好》之歌,志愿者根据村民事迹编排了快板书《俺们村里好事多》,根据党的政策编排的节目《扫黑除恶》等内容,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很受群众欢迎。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解决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问题,李土桥孝善村每月的1号和15号,都会组织65岁以上的老人集中在孝善村院子里,吃大餐、看大戏,其目的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通过宣传《二十四孝》古代名人孝敬老人的典故,村民们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凡学习的人都能严于律己,真正做到了不讲脏话、不骂人,对人有礼貌,形成了人人“互帮互爱”的良好风气,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该村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值守在疫情防控执勤点,受此带动,不能值守的老年人也想方设法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捐款捐物,并组织老年志愿队伍做饭送饭。解决了十余个劝返点40余人中午用餐问题。他们送来的不仅是饭菜,更是温暖和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群人的坚持付出,唤醒了全村儿女的爱心,来自本村的80多名义工都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村里孝老敬老之风盛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村民团结,友爱互助,村风淳朴,村庄平安和谐。
以李土桥村为代表,老庙镇全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孝善美德,依法依规开展活动,由法治做保障,德治打基础,从而形成高水平自治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