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多亏了咱居党总支和种植支部!土地不够用,咱居党总支帮忙协调了200多亩;启动资金紧缺,俺又享受到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项目的低息贷款。”初冬午后,暖阳高照,史飞行走在几个蔬菜大棚里,看到各种蔬菜长势良好,对这个冬天充满了期待。
史飞(左)在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
走进王桥居委会的北环乡路,一排排钢架大棚内,可见绿油油的一片片蔬菜。经营这百亩大棚的正是90后年轻小伙史飞。
2019年,在外务工的史飞决心返回家乡搞蔬菜大棚。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史朝杰获悉其有发展种植产业的强烈意愿,却没有可用土地的难题时,主动组织包片干部到居民家中做土地流转思想工作。几经周转,在郁庄、前王、后王帮助其承包了百亩土地,种植的有乌白菜、香菜。
经过两年的发展,史飞家庭农场效益可观。今年初,居党总支在走访中了解到,史飞有扩大其蔬菜大棚的意愿。居党总支第一时间组织包片干部到户做土地流转思想工作,承包土地由原来的130亩增加到380亩。面对启动资金困难,史朝杰的话让史飞吃下了定心丸:“俺们正在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你是种植大户、信用好,可以获得零担保、利息低的银行贷款。”
图为今年2月23日,阜阳市颍东区史飞家庭农场的菜农在采摘乌白菜。
如今的史飞家庭农场,蔬菜品种由当初的一、两种增加到五、六种,产品供不应求、效益可观,同时带动周边群众4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蔡庄71岁贫困户姚付英说:“史飞家庭农场让我到他菜棚干活,是在帮助我,我得多干点!”
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物资紧缺,史飞主动开着货车到王桥居委会,送来了十袋乌白菜、十袋茼蒿、十袋小辣椒,他笑着对史朝杰说:“书记,你可别嫌少,多多少少是我的一片心意,希望能帮助咱村里解决一点困难。”收到物资后,居委会第一时间将蔬菜送到当地养老院。
史飞家庭农场近三年的发展历程只是王桥居种植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史朝杰介绍,该居在十多年前就是当地从事种植、养殖行业较早的村居。2009年前后,该居有上百户居民从事种、养殖业,其中超千头养猪场有8家。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为引领业已形成的种植、养殖两个行业健康发展,王桥居党总支牵头成立种植和养殖两个支部,支部书记由居两委班子成员兼任,成员为从事该行业的党员组成。其中,种植支部党员70名,养殖支部党员58名。
“两个党支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分享市场行情,为成员提供优质种子和饲料配比,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散户发展壮大。”史朝杰介绍,种植、养殖支部成员各司其职,加强党支部建设,定期召开支部会议。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习党支部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在居党总支和两个行业支部的引领、带动下,该居种养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截至目前,王桥居辖区内经营种植大户有三家,分别是史飞家庭农场:品种主要有小白菜、茼蒿、小尖椒等,承包土地面积约380亩;刘志标家庭农场:露天种植乌白菜、南瓜,承包土地面积约120亩;以芍药种植为主的建民中药材,承包土地面积约200亩。此外,王桥居还有5家年出栏量达千头的养猪场。
像史飞一样,在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王桥居,这些从事种养行业的企业和个体户,在当地居党总支和种植、养殖两个支部的带动、帮助下,正朝着乡村产业兴旺的道路阔步迈进。(武艳 张蕊 吴伟龙 记者 胡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