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观摩杜平刻铜演示 钟欣舒/摄
7月9日上午,亳州学院非遗文化“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由邓祥龙老师带领,前往位于阜阳市颍东区的阜阳杜氏刻铜工作中心,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杜氏刻铜调研活动。
在杜氏刻铜工作中心,实践团队受到了杜氏刻铜第四代传承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杜平和其学生杜施歌的热情接待。
杜平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杜氏刻铜的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实践团队参观了杜氏刻铜展馆,欣赏了包括铜墨盒、铜章、铜镇尺、铜版画等众多精美的刻铜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刻铜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随后,杜平和杜施歌向实践团队演示了刻铜技艺。他们手握刻刀,神情专注,一刀一刻之间,铜板上的图案就渐渐显现出清晰的轮廓。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刻铜技艺不仅需要深厚的书法和绘画基础,还需要绝对的细腻与耐心,也从中感受到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坚持这种修己以敬、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态度。
团队成员与杜平合影留念 杜施歌/摄
此次杜氏刻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承与交流,更让团队成员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与活力,也让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激发了他们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