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积极推进“医共体”试点工作
2017-05-11 00:00:00作者:张素敏来源:区政办
    颍东区抓住列为2017年安徽省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医共体”)试点区这一机遇,迅速行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一是明确目标,有序开展工作。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在“五不变、五统一”(机构性质不变,人员身份不变,资产关系不变,享受政策不变,投入体制不变;机构管理统一,资产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开展“医共体”试点,着力提高区乡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打造新型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看病很方便”,实现患者有序流动,推动“三降一增”(降低患者住院总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和新农合资金支出,增加实际补偿住院患者的费用),最终目标是让90%的住院病人不出区,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有效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是整合资源,构建“医共体”。2016年12月30日,该区成立以区人民医院(阜阳市肿瘤医院)为牵头单位、全区所有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社会资本资源参与的区乡村医疗服务共同体,推进医院管理有序整合,将原先松散型的医疗资源向密集型彻底转变,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和村卫生室的健康管理功能,新农合按人头总额预算,推进医疗与预防深度融合,践行健康服务的新理念,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机制,打造“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同时,筹建“医共体”监事会,对“医共体”进行考核,加强信息化工程,逐步取代手写病例。
    三是分工协作,推进分级诊疗。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对患者就诊实行分级,区级医院与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双向转诊。一般常见病应在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机构诊治;轻度疑难复杂或急性期的常见病,由区级医院派专家现场指导乡镇卫生院就地治疗;受乡镇卫生院技术条件所限难以诊治的,转往区级医院诊治。村卫生室和中心(乡镇)卫生院转来的病人,区级医院优先安排入院诊治;区人民医院将康复期患者转至卫生院。通过实施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实现全区医疗机构资源共享,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和服务群众能力,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共体”运行机制。
上一页:颍东区积极探索精准扶贫脱贫五项新路径.. 下一页:颍东区集中严查十大房产中介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