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征迁这个“牛鼻子”
2018-03-12 00:00:00作者:史新颖来源:阜阳日报(2018.3.8)

    本报记者 徐风光 实习生 赵翔韬 通讯员 方向阳

    改造提升老城区、拓展建设新城区都离不开征迁工作。近年来,颍东区把征迁作为城市建设的“牛鼻子”,全力推进拆违拆旧专项行动,促进了城区大建设、大发展。整体连片推进——3年完成征迁近900万平方米3月5日,颍东区河东街道办事处訾营社区党委书记郝云波再次来到骆庄附近的拆迁现场。这一征迁项目,涉及骆庄、郝庄、季庄、陈庄4个拆迁点、5个建设项目和近700户居民。
    靠近城郊中学、成效中学,居住群体复杂,商铺多,拆迁难度不小。为避免多次拆迁,影响教学秩序和居民生活,颍东区决定将骆家沟路、骆家沟黑臭水体治理两个市级项目,以及訾营安置区二期、城郊中学扩建、收储用地3个区级项目的征迁工作同步实施。
    成立高规格征迁工作推进小组,区分管负责同志坐镇指挥,主要负责同志每周现场协调解决拆迁问题,同时,及时落实资金……仅两个月,涉及15万余平方米的大征迁就已接近尾声,推进速度出人意料。
    “坚持整村、整片推进,避免一个地块多次征迁,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也能减少征迁成本。”市政协副主席、颍东区委书记顾恒中介绍,整体连片推进工作量增加了,但征迁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城市建设投入不足等历史原因,颍东辖区有大量“城中村”“棚户区”,城区面貌较为破旧。近年来,在现代化大美阜阳建设中,颍东“拆”字当头、迎难而上,坚持把征迁作为城市建设的“牛鼻子”,全力推进拆违拆旧专项行动,2015年以来,已累计实施征迁项目54个,完成征迁3.8万户、征迁面积近900万平方米。其中,2017年完成征迁面积354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拆违拆旧的深入实施,为颍东城区大建设大发展扫清了障碍、拓展了空间,城区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得以迅速改善。
   
    最好地段安置群众——2015年以来建设安置房2.5万套在郝云波看来,訾营社区4个村庄的快速征迁,也离不开妥善的居民安置。“政府投资建设了訾营安置区,居民就地、就近安置,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更好了,大家也乐意征迁。”郝云波说。“政府不仅给俺们解决了多年遗留问题,还给了补偿款、分了安置房,不配合征迁,自己心里也过不去。”对于眼下快速推进的征迁工作,枣庄社区居民徐春景十分支持。群众安置是推进征迁的关键。在拆违拆旧专项行动中,颍东区坚持阳光操作、安置优先,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积极争取群众支持,有力保障了征迁工作的快速、顺利推进。“拆迁不能拆掉群众利益。我们坚持把最好的区位、最佳的配套设施用于安置区。”颍东区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以訾营安置区为例,项目所在地周边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如果用于商品房开发,每亩地可以毛收入五六百万元。
    2015年以来,颍东区累计建设幸福家园、众兴花苑等安置区项目20个,安置房2.5万套;通过货币化安置发放房票5933份。

记者手记:
    3年时间,完成征迁近900万平方米,城市建设快马加鞭,城区面貌焕然一新。颍东的城市建设实践再次证明,征迁速度有多快,项目落地就有多快,城市建设与发展就有多快。当前,影响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就是征迁。征迁工作是牵动城市建设发展的“牛鼻子”,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我们只有抓住征迁这个城市的“牛鼻子”,坚持“拆”字当头,狠下一条心、鼓足一口气、拼尽一份力,坚决打好拆违拆旧攻坚战,才能揭开现代化大美阜阳建设的新篇章。

上一页:颍河岸畔好春光 下一页:颍东统筹考虑 整片推进首重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