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缓刑少年小杨拿录取通知书到阜阳市颍东区人民法院向法官妈妈报喜后,9月3日,又有两名被宣告缓刑的孩子向少年法庭传来喜讯,告知法官妈妈们“我们考上大学啦”。
小康与小汪两个孩子均是因犯寻衅滋事罪在2017年被少年法庭判处刑罚。小康因与同学庆祝新年而在夜晚的大街上与他人发生了打架事件,小汪是为了发泄精神上的压力与同学酒后砸了路边的车辆。案发时,两个孩子都正值高三,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少年法庭的法官经过调查走访了解到两个孩子在学校表现都不错,均是因为一时冲动而走上犯罪道路,事情发生后,他们都很后悔,并且向法官表达了想回到学校继续读书的渴望。本着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少年法庭的法官们加大调解力度,积极促成他们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小汪的户籍在临泉县,其在阜城某寄宿制学校上学,由于没有固定的住处,司法行政机关开始不肯接收其进行社区矫正,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业,分管副院长丁晓倩亲自带领主审法官到司法机关协调此事。在法官们的努力下,两个孩子的父母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谅解,孩子们认罪悔罪态度也很好,司法行政机关经过调查走访均愿意接收他们进行社区矫正。小康、小汪被判处缓刑后都顺利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经过努力两个孩子今年分别被安徽及南京的两所高校录取。
“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一园秋色,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一定要重整自已,勤奋学习,一切都还来得及。希望经过这件事,你们都能认真地反省自己,改过自新,做心中有阳光,有爱的人。等待你们的好消息。”这是主审法官写给小康的法官寄语中的一段话,小康说他至今还能背下这段话。
良好的帮教制度可以改变一个失足少年的命运,做好帮教工作重在做好未成年人庭前调查与宣判后的回访帮教。自2013年该院少年法庭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审判职能的延伸工作,法官们宣判后给每一个孩子都附送一份法官寄语,为每个判刑的孩子建立了跟踪档案,并适时教育跟踪帮教,帮助其解决就学就业困难,努力教育挽救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