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送一服”工作中,颍东区积极践行“不让企业等服务,只让服务等企业”的宗旨,真正把企业家作为自己人,把企业的事作为自己的事,实施“12340”方案,多措并举狠抓“四送一服”工作,千方百计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即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以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为中心,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工作做到点子上,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统筹结合,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氛围。
“2”,即紧紧强化两个抓手。一是抓好政策宣贯。全方位多频次向企业开展新思想、新机遇、新政策宣讲活动,认真发挥政策“宣讲员”“申报员”“服务员”的角色,全力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2019年集中活动开展以来,累计组织政策宣讲会10余场、其他形式宣讲120余次,发放《颍东区四送一服政策汇编》700余份。率先召开“四送一服”集中活动月政策宣讲会,200余家各类型企业参加,宣讲效果受的各企业和单位的充分肯定。二是抓好要素和项目对接。围绕企业发展中的各类要素,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活动开展以来已组织各类要素对接300余次。4月28日召开2019年“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月要素和项目对接会,组织企业与相关单位精准对接,活动成效获得了企业和参会单位的一致好评。
“3”,即建立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建立企业包保联系机制,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包保全区近300家企业,根据企业实际落实一企一策,一企一指导。二是建立问题处置“两下两上”制度,7个工作组及时收集梳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对需要区级和区级以上层面解决的问题,分类汇总,及时向企业和工作组反馈有关情况。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反映问题800余个。三是强化工作调度机制。建立定期会商调度机制,区“四送一服”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推进会,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调度督办重要事项,确保部门见行动、企业见效益、工作见实效,累计召开调度会议30余次。
“4”,即创新搭建四个平台。颍东区全力搭建服务企业“四个平台”。建立“颍东区四送一服平台”“招商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工作站”等智慧交流平台,不间断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搭建政银担企对接平台,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今年以来已促成阜阳汇富股权投资基金对金马药业股权融资1500万元。成立阜阳安华兴达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规模1亿元,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头投向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推进智创科拉技孵化器创建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提供孵化平台,谋划颍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科创平台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科技小巨人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极大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每月逢8招聘”“贫困劳动者就业”“四送一服进校园”等活动搭建人才平台,通过区职教中心帮助企业定制化培养人才,精准决企业用工需求,2019年以来累计召开招聘会38场,提供就业岗位数6000余个,达成就业协议1000人以上。
“0”,即全面提供零距离服务。成立全程代办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部门联动,抽调专人成立全程代办服务团队,“一站式、全站式、保姆式”帮助企业代办各项手续,今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代办200余次,帮助企业缩减手续办理时间50%以上。加强对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264条”等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指导,帮助企业发展。阜阳雅典国际家居建材城项目开业不久,许多商户对办理营业执照流程、规范不太熟悉,导致商户入驻后不能尽快办理手续。区“四送一服”办得知情况后,主动组织市场监管部门上门与商户对接服务,确保商户第一时间拿到营业执照,方便了企业开业运营。区领导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每周“上门服务”,现场推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00余个。通过定期推进,实现了昊源化工集团总投资22.4亿元,年产50万吨二甲醚项目,从打桩到投产,只用了18个月的“颍东速度”。
编辑:史新颖 审核:戚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