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晚报|向阳小区改造 提升群众获得感
2020-08-13 14:40:51来源:颍州晚报(2020.8.12)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武艳

电瓶车充电越来越方便

  对于颍东区向阳小区的诸多居民来说,这个夏天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给电瓶车充电越来越方便了。
  “咱们小区以前没有充电桩,居民楼外就像一个个‘蜘蛛网’——大家只能从家里拉线充电。”提起以前,居民王相付打开了话匣子——作为2003年就入住小区的“老住户”,王相付对小区的点点滴滴格外熟悉。
  王相付告诉记者,向阳小区由于建成时间久、相关配套不足,“飞线充电”现象格外突出,“其实大伙儿也知道这样不好,时常也会看到相关事故报道,但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没有很好的途径。”
  变化发生在今年6月份。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向阳小区所属的河东街道办事处向阳社区创造性推出了“一户一表”方法,从居民自家电表中接电线,在楼下统一沿墙体安装充电插头,采用双重用电保护器,确保充电安全,帮助居民解决充电难题。
  “小区总共有256户居民,我们在居民楼下建了约200个充电头,其他确实因为实际情况不能建设的,就依托小区内车棚中的30余个充电设施,现在居民的电瓶车充电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性解决。”向阳社区第一支部书记刘庆说。

  变化带来获得感

  不仅仅是电瓶车充电问题,两年多来,向阳小区发生的诸多变化,都让居民们增添了不少获得感。
  首先是停车难问题有效缓解。居民王福琴告诉记者,小区建成之初并没有规划停车位,且当时居民生活条件有限,私家车拥有量也非常少。大约是2014年以后,小区的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停车就成了大问题。最近两年,社区不仅重新修建了柏油路,还规划了48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其次是小区环境有效提升。走进当下的向阳小区,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是第一印象。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全都有序停放在固定区域,小区楼房外墙上张贴的不仅有向阳社区好人榜、文明楼院光荣榜,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等,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第三是便民设施逐渐增多。小区内部不仅添置了各种健身器材,还规划了专门的晾晒区,方便居民在晴好天气晾晒衣物。“社区干部替咱们想得多,只要是居民能用到、有需要的,他们都会帮助做在前头。”居民张素平告诉记者,自己搬入向阳社区也就五六年时间,见证着小区从“最差”到“最好”的转变,“说句最实在的,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自己住着也舒心。”
  “变化不止这么多。”在小区门口开了十多年便利店的居民田亚丽告诉记者,以前,每逢雨天,小区都会出现积水情况,自打社区为小区重新更换了管道,积水问题再也没出现。
  设施越来越齐全、管理越来越规范……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小区的诸多变化,不仅赢得了居民们的认可,也带动了大家创城意识的提升,“好环境靠大家,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争做文明人、为创城做贡献。”

上一页:颍州晚报|暑期家访 关爱到户 下一页:颍州晚报|这条路新增120个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