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晚报|黑皮冬瓜富了农家
2020-10-17 15:52:21来源:颍州晚报(2020.10.16)

 “每到冬瓜收获的季节,地里的黑皮冬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颍东区杨楼孜镇王小庄村党总支书记董贺朋说,有了黑皮冬瓜种植基地,村里以抱团发展产业的方式增收脱贫,村民们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干起活来更有劲了。
  多年来,“一麦一豆”是村民们固守的种植传统。如何改变种植结构,带领全村人致富?是王小庄村“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经多方考察,村党总支书记董贺朋发现黑皮冬瓜的市场前景很好。他率先带头,号召大家将“一麦一豆”改为“一麦一瓜”,采用农场+基地+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引进先进冬瓜品种,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采摘后由农场回收,努力将冬瓜种植做成当地一项脱贫产业、富农产业。
  在董贺朋的号召下,5名村民积极响应,流转土地500亩,成立了颍东区利之发家庭农场,种植黑皮冬瓜。2018年,黑皮冬瓜市场行情不错,批发价0.8元一斤。“遗憾的是当年的亩产量只有1万斤,去掉工人工资、土地租金等,盈余不多。”董贺朋说,他们总结经验后,一致认为得想办法提高产量。
  2019年初,董贺朋与杨楼孜镇农经站科技员张德红一起去河南请来技术专家,长期驻地指导,黑皮冬瓜亩产量窜到2万斤。“按一斤0.5元的批发价算,亩均纯收益6000元,比种植小麦和大豆高上好几倍。”董贺朋说。
  贫困户郭兴付告诉记者,种植黑皮冬瓜,种植技术有农推站专业培训,对外销售有农场负责联络,瓜农们干劲十足。“去年,十多亩冬瓜卖了十多万元,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到30多亩。”
  “在这里干活,活不算重,每天80元工钱。”脱贫户董贺飞曾因病致贫,不能外出务工,从3月底冬瓜苗移栽,到6月底上市销售;再到7月进行秋季瓜苗移栽,10月上市销售。他每年可在农场打工七八个月。
  这两年,通过开拓电商销售渠道,王小庄村的黑皮冬瓜种植基地与几十家外地客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销到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地。市场前景好,种植规模也逐年扩大。目前,王小庄黑皮冬瓜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亩,从业者达200人。


颍州晚报记者 楚楠楠 通讯员 武艳 王小军


上一页:阜阳日报|热心普法宣传 护航青少年成长.. 下一页:颍州晚报|送技术上门助群众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