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马伟
马士军是一位普通的退休教师,有着30多年党龄,同时也是颍东区人民法院陪审员。虽然马士军已经退休,但他退休后依然关注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并依托颍东区法院少年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被评为“助人为乐类”好人。
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马士军多次联合颍东区心连心公益志愿者协会、阜阳小天使公益组织,依托颍东区法院少年庭为平台,请来少年庭法官李冬冬、王勇林等深入到枣庄镇中心学校、阜阳市第十六中学、幸福路学校、付寨学校等十几所中小学校,定期给孩子们上法制教育课。
法制教育课堂上,中小学生时而聚精会神、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泪流满面。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宗宗触目惊心的案件,一段段痛心疾首的感悟,让中小学生受到深刻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下知法、守法、懂法、敬法的种子。
马士军不仅请少年法庭的法官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他还积极联系颍东区心连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等爱心团体,多次组织未成年人到法院少年庭参观,听法官们讲述法槌、法庭、法服的来龙去脉。他还让学生穿上法官服装,体验法官尊严,法律的威力。学生们还通过观看法警自我防护演练,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感悟法庭的庄重、法官的威严、法律的公正。
为完成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马士军多次作为代理家长参加庭审。这些年,他也遇到过一些棘手的案件。
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父母离异,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王某某平时无人管教,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钱花完了,就去偷盗,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庭审时,王某某的父亲一直不愿意出庭,马士军代表关工委组织、代理家长参加庭审,对王某某进行说服教育。最初,由于彼此不熟悉,王某某抵触心理很重,但是马士军并不灰心,谆谆善诱、耐心教导。在马士军的不懈努力下,王某某当庭表示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马士军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付出爱心,并取得实效。2019年,马士军被任命为颍东区法院人民陪审员。马士军明白这份重担,不仅是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干一件事,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把它干好。”自从担任陪审员以来,为胜任这份工作,马士军一直坚持学习充电。
在少年庭陪审案件中,未成年人盗窃犯张某某让他记忆深刻。张某某的父亲在出庭之初表示,以后不再过问张某某的事,马士军及时与该家长沟通、多次劝解,从情感、法律上陈述后果。家长后来醍醐灌顶,表示今后要多关心儿子,帮助其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马士军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关工委“五老”人员,他尽其所能,播撒余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夕阳无限好,奉献在征途。”马士军说,他愿继续在普及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路上奔忙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