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颍东人把到颍河之西叫做“进城”。建区之初,颍东地处城乡接合部,基础差、底子薄,铁路、河流穿插交错,将颍东城区加以分割,交通不畅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发展。加之城区道路交通、绿化美化、公共设施等方面建设滞后等原因,颍东辖区有大量城中村、棚户区,城区面貌较为破旧,人居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近年来,现代化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建设如火如荼,颍东区主政者意识到大发展、大建设的机遇来了。颍东区坚持项目带动,谋划实施了一大批城建项目,有力带动了城区大建设、大发展。经过5年多的努力,曾经偏居一隅的颍河东畔展露出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姿。
拉框架布路网
变化从城市的“骨架”开始。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让老城区提档升级,更拉开了新城区的框架,路网系统功能更加完善,群众出行更方便。
近日,记者来到颍东区发展大道项目的建设现场,挖掘机、轧路机、装卸机等机械设备忙碌作业,上跨桥梁部分已进入到箱梁安装阶段,路面正在进行污水管网施工。“我们负责建设发展大道颍河东路至魏西路的一部分,全长3.4公里,西北东南走向,双向四车道,规划为城市次干道,工程总造价1.1亿元。”来自安徽新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张双春介绍,发展大道建成后,将把颍东新城区各条道路联系在一起形成闭环,完善路网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十三五”期间,颍东区完成了新城区一期路网、二期路网、三期路网、四期路网等道路建设,累计新建道路约150公里。同时,陆续实施了老城区颍滨东路、东平路、和平路、幸福东路南、济河南路、东旭路、新村路、济西路、訾中巷、长青路、青峰路、杨庄路、向阳北路改造、曙光路等多条道路的改造升级。为解决制约颍东发展的铁路瓶颈,相继实施了幸福路、和谐路、老阜蚌路、东方路的下穿改造,颍河东路跨铁路建设等项目。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颍东区将计划实施老城区青峰片区、訾营片区内的路网建设,新城区朝阳大道以东片区路网建设,开发区的路网建设以及白改黑的路网建设,继续完善路网建设。
增绿化更宜居
中央湖区水波荡漾,四周美景优美如画。2016年6月开建的岳家湖公园,迅速成为颍东新城的代表作。
“岳家湖公园规划设计为‘一心、双水、四区、五廊’的景观格局,其中,湖面600亩,是公园的核心,园内建设4座拱桥,连接‘双水’,即行洪河道与城市湿地。”颍东区住建局副局长刘飞介绍,围绕中心湖区,项目还布局了四区、五廊,包括城市体验区、活力运动区、生活娱乐区和城市休闲区,艺廊之剪纸秀、艺廊之彩陶秀、艺廊之花鼓灯秀、艺廊之农耕秀和府前文化广场等。
岳家湖的兴建,更像是颍东城区美丽嬗变的缩影。按照规划,颍东还将以岳家湖公园为核心,以阜展路为中轴、东环路为支撑,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核、三心、六带、七区”的城市新区,规划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形成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互为补充的城区整体框架。
除了岳家湖公园,“十三五”期间,颍东区还实施了济河南公园、向阳河景观绿化、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实施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程、新城区主干道红线退后绿化、老城区园林绿化提升等项目,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已初具规模,基本达到四季有花,四季有彩的景观效果,累计新增绿化面积约1000公顷。
在颍东,以建设宜居城市为标准,以建设项目为抓手,持续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城区绿化总量,城市园林景观效果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宜居。
保定力提内涵
“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毕其功于一役。”颍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颍东区保持思想定力,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保持工作定力,发挥后发优势,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张蓝图绘到底。依据阜阳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打造“皖北魅力水城、生态宜居家园”的发展目标,颍东结合实际,编制了提升改造老城区、高标准拓展建设新城区的总体规划,并以总体规划为指引,坚定大方向、优化小细节,持续深入推进城市建设。
狠抓城建不放松。颍东把城建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领导负责、部门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完善包保责任制和定期调度制,形成城建指挥部、办事处、社区协同作战的攻坚合力,保持了城建工作定力。
城市建设的成果不仅仅在道路和绿化上——在水系治理方面,颍东区总干渠、济河、阜蒙河、向阳河、骆家沟、东大沟、黄沟、太公沟、骆庄沟、幸福沟、梨树沟等11条水系列入黑臭水体整治范围,部分河道整治已基本完成。
——农村危房改造方面,2016年至2020年,共计完成危房改造任务8670户。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十三五”期间,共计进行2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在污水处理方面,组织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厂8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污水管网194.19公里,解决了颍东区乡镇驻地污水处理问题。
颍东实践还在延续。颍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颍东将坚持外延拓展、内涵提升,加快建设新城区,提升改造老城区,建设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颍东。 宋玉洁戚武奇/文庞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