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武艳 马伟/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春节临近盼团圆,疫情防控不松弦。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疫情防控全覆盖
刚到颍东区杨楼孜镇汤圩村村部,就看到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文远,正带着村干部、志愿者,准备到群众家中做防疫宣传。
“我们坚决落实‘四级分包’‘五包一’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进行网格化管理,实行镇、村、派出所、卫生院、网格员五级包保,严防死守,确保防控工作不留余地、不留死角。”汤文远介绍,村干部保证带班、值班必须到岗,确保手机24小时畅通,做好有关情况处置,确保防控全覆盖,让群众过一个祥和平安的春节。
60岁的王乐云是当地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今年是他参与疫情防控的第二年。“第一次参与疫情防控时,大家都很紧张,也很有使命感,从去年大年初一到三月份,我们一直坚持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做好宣传、测温等工作,形势紧张时夜里也不离岗。”王乐云说,为了大家的健康,每个人都应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春节临近,王乐云又加入了疫情防控的队伍,大家齐心协力,做好外地返乡人员的登记、宣传、核酸检测等服务工作。
网格式包保不漏一人
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和群众支持至关重要。汤圩村充分利用广播、流动循环车、小喇叭、横幅、宣传标语、微信群等不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外来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式包保,确保不漏一人。
“我们镇从11月28日起就对返乡人员进行逐人登记,实行每日报告、统计。据了解,全镇共有在外务工人员1.6万人,今年春节计划返乡的约占50%,截至2月3日,已有5600余人返乡。”颍东区杨楼孜镇镇长寿军介绍,外省返乡人员,持有有效阴性核酸证明的,医护人员每天2次上门进行测量体温;未持有有效阴性核酸证明的,医护人员上门进行采样,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时转为居家健康监测,从返回之日起第7天和14天上门做核酸检测。
“接下来,我们将实行网格化包保、地毯式摸排。目前,全镇规划了312个网格,每个网格5个包保人,每个包保人包30户。加大对超市、宾馆、医院、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同时,成立的专项巡查组,每天进行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责任清单交办制度,并督促限期整改落实。”寿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