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事零距离,是阜阳市颍东区杨楼孜司法所坚持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化解调处农民工工资纠纷中,探索出为农民工讨“薪”、解决烦“薪”事另一品牌。2016年至今,随着口孜东矿和煤基新材料产业园陆续建成投产,以及部分房地产项目的开工建设等,每年均有部分农民工为烦“薪”事找来调解。“薪”事零距离应运而生。
2022年5月份,因一建设施工单位和承包单位发生纠纷,导致部分农民工工资没有及时发放。“薪”事零距离受理申请后,因涉及农民工人数较多,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薪”事零距离联合颍东区法律援助中心、口孜法庭、施工单位以及承包方坐到一起,就农民工劳动报酬支付协议的拟定、案件的流转、当事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法官、律师、农民工代理人、建筑公司进行协调。经过沟通调解,八名农民工与建筑公司就工资支付达成调解意见,建筑公司承诺一周内将所拖欠的110000余元工资款打卡发放到位。一周后,建筑公司按照协议约定将上述八名农民工的工资提交银行并批量发放,这起群体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今年8月份,在口孜东矿外包队务工的郭某某带着六名农民工来到“薪”事零距离,要求帮助对中煤五建三处许某外包队拖欠的7、8月份工资近60000元达成支付协议。郭某某是本地人,3年前在向另一外包队岳某某要拖欠工资款找到了“薪”事零距离,经过调解,以郭某某为首的农民工和岳某某达成工资支付协议,并按时发放到位。郭某某也因为成功解决这次拖欠工资纠纷被推荐为带班组长。这次鉴于中煤五建三处提前完成2023年工作任务,工程款一时没有下来,外包队许某因为交的有400000元保证金,也不愿意再垫款,更重要的是,中煤五建三处和外包队许某还没有和郭某某进行结算,在“薪”事零距离的调解下,三方就所欠的7、8月份工资进行了核算,三方签字认可,后经过努力三方达成了工资支付协议,于2023年9月30日前全部支付。用郭某某的话说:“有‘薪’事零距离达成的支付协议我们放心,即使协议不能按时兑现,也会帮助提供法律援助,‘薪’事零距离更让我们安心”。
今年9月26日至27日,11名来自云南、四川等地在煤基产业园区干皮带机运煤工程的农民工慕名来到了杨楼孜镇“薪”事零距离。工期于今年9月11日完工,但劳务承包公司却没有支付工资,等了十几天的外地农民工找到“薪”事零距离帮助调解。
工作人员及时和劳务承包公司负责人联系后,准备进行调解。劳务负责人表示工资款已给了这些外地农民工带班的一些,被花了,现在还要公司一次性支付完工资确有困难,但外地农民工坚持要求劳务公司一次性支付,而且当地工人工资一个不欠的发了,还多等了10多天,双方矛盾随时有激化的可能。最终,经过近2天的努力,双方达成协议,劳务承包公司负责人同意于9月29日中午支付一半工资。另一半于10月20日前支付另外一半。协议签订后,这些外地农民工为“薪”事零距离竖起了拇指,连声感谢。
今年11月5日,在口孜东矿中煤五建三处朱某某外包队施工的卞某某因为在干活时受伤要求工伤认定不交出住院手续,朱某某所在公司因为投保了雇主责任险无法报保险而拒绝支付卞某某8、9月份工资11780元。双方一直拉锯,无奈的卞某某找到了“薪”事零距离,最终,卞某某交了病历复印件,朱某某当场支付了11780元,双方还就将来工伤认定事宜达成了口头协议,朱某某承诺会及时提供劳动合同。
刘某某通过12345热线反映,2022年6月1日至7月30日在杨楼孜镇安置区项目做外墙保温工作,共拖欠工资12000元没有结算,希望相关部门帮助解决欠薪问题。“薪”事零距离接到工单后及时和刘某某、承包方、分包方联系,承包方认为分包单位虽给刘某某出具了工资欠条,但却与实际用工不符,可能虚开工资,因为分包公司已经给刘某某支付了8000元工资,而刘某某还要以分包公司出具的欠条为准,分包方不置可否,纠纷出现。最终,三方在“薪”事零距离见证下,重新核算工资,并对工资支付达成了合意。
一件件“薪”事纠纷的成功调解并履行到位,缩短了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到贴心、舒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