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门前添置了便携式坡道板,卫生间安装了淋浴椅、移动马桶,院内和室内地面做了防滑处理……一系列改造后,颍东区新乌江镇重度残疾人倪斌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现在,家人可以放心外出工作,我也更愿意外出与邻里交流,这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无障碍改造助力“新生活”
倪斌今年53岁,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双下肢瘫痪。“家里空间小,物品杂乱,之前,卫生间里坐便器是用木条搭建成的,使用起来不方便。”由于身体原因,倪斌下蹲和站立比较困难,加上卫生间地面湿滑,时常磕碰受伤。
有米难做饭,有路难出门,有水难洗澡,内急难如厕……这些尴尬问题,是健全人难以想象的,却是残疾人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今年,颍东区残联启动“阳光家园计划”,把倪斌等150户重度肢体、精神和智力残疾家庭纳入居家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实行“一户一设计”人性化、个性化服务,通过“量体裁衣”方式对残疾人家庭厨房、卫生间、地面、通道、墙面线路等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同时,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每月2次上门,为残疾人家庭提供起居护理、助洁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切实解决残疾人家庭日常生活中实际困难。
得益于“阳光家园计划”,插花镇肢体残疾人胡兴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现在,院子里墙上都安装了扶手,我从卧室起身去院子里,一路上都很方便。”胡兴说,“区残联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每次上门时,都耐心询问我和家人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细致讲解惠残政策,鼓励我们多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提升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得到群众一致点赞。
据了解,2015年,我市开始对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阳光家园计划”就是项目之一。近年来,各级残联联动,把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纾群众之所困,扎实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十四五”以来,全市共为5542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占“十四五”任务数的88%。
(文中残疾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