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楼孜司法所:出亮点走在前,绘就基层社会治理“大卷”
2023-12-20 08:42:10作者:吕治红来源:杨楼孜镇

图片杨楼

近年来,阜阳市颍东区司法局杨楼孜司法所紧紧围绕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精准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健全完善“一站四中心”,夯实杨楼孜公共法律服务“解纷”密码,绘就了一幅幅治理“大卷”。

撑起“流动”调解桌。随时随地撑起的小方桌,几只小凳子,成为了杨楼孜司法所化解群众事、解百家忧的大阵地。自今年杨楼孜镇民意、民情直通车开通以来,杨楼孜司法所和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人员走村串户,把党委政府的想法做法第一时间送下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把群众的烦心事、愁心事第一时间收集上来化解掉、解决掉。同时聚焦群众的“关键小事”,送服务到村入户,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流动”调解桌撑起以来,解决群众关心的事20多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多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杨楼1

打造“薪”事零距离。杨楼孜镇地处颍东边陲,随着境内中煤集团口孜东矿、阜阳市美基新材料产业园的投产建设,以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工建设等,农民工讨薪纠纷逐渐增多,为确保专业性问题得到专业化的调解,“‘薪’事零距离应运而生。自杨楼孜镇“‘薪’事零距离成立以来,成功调解了欠薪矛盾纠纷40多起,农民工带着诉求慕而来,揣着满意而去。一件件“薪”事纠纷的成功调解并履行到位,让群众感到贴心、舒心、更安心。 

架起群众“连心桥”。杨楼孜司法所不断书写法治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通过开展“政法干警进网格”、法律“明白人”培训、提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等方式,弘扬下基层优良作风,进网格、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度和供给力,架起一座座“连心桥”。三支队伍以领头雁的担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和群众面对面、结对子,充分发挥法律定纷止争的作用,注重在法治轨道上平衡社会利益,规范社会行为。此外,司法所将法治政府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通过法律服务、以案释法等活动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杨楼2

传递解纷“六字诀”。为全面提升杨楼孜镇村居两委干部、红管家成员、法律明白人、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法律知识匮乏及能力不足问题,杨楼孜司法所主动赋能,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并将多年来总结的解纷“六字诀”即“稳、变、调、解、正、慰”通过大会小会以及专门培训的方式,结合身边人解决身边事的生动案例予以传递,释明情理、法理。在摸清事实、理清关系的基础上,把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轨道,巧用解纷“六字诀”,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彻底融入到社会治理中并成为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创建“一二三四”工作法。杨楼孜镇整合司法所、综治中心、信访办、“红管家”联合会成立“一站四中心”,推进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发挥,杨楼孜司法所创建了“一二三四”工作法,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多种形式宣传。通过法治微剧场、红管家庄头会、法治直通车等方式开展法治杨楼建设宣传,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强纠纷化解力度。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对全镇未化解纠纷、疑难信访案件统一建立台账,制定“一案一专班”,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序时推进,确保事稳、人稳;一站式调处中心的应用。“一站式”调处中心的应用实现了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的理念,进一扇门解百件事,让群众有话可说、有事能办;做好重点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司法所和各村居书记以及村居治保主任及时掌握所有重点人员基本情况,对有家庭困难的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提供帮扶。


上一页:颍东区:以“党建+”模式助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页:颍东区政务服务中心:周末不打烊 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