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加强建设类民生工程运行管护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民生工程长效机制,使民生工程充分持续发挥效益,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对2012-2016
年已建民生工程项目点的运行管护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着重建立民生工程责任、管理、投入、监督等四个方面的长效机制,落实民生工程既要建好,也要管护好的工作要求。
一是压实责任机制。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工程类项目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后续管护的责任主体,工程类项目主管部门为具体责任单位,并落实了管护人员。
二是加强管理机制。工程类项目主管部门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工作职责、人员管理、设备管护、信息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办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创新运行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管理等方式,积极探索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新举措、新办法。
三是加大投入机制。强化建后管养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计划,并确保每年新增财力按比例用于建后管养工作;河东街道办事处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
四是坚持监督机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开展巡视评估。加强民生工程信息公开公示,注重发挥特邀监督员作用,结合调研、督查、暗访、“回头看”检查等活动对民生工程管养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掌握问题、及时落实整改。